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微软或于9月底或10月初发布Windows Threshold(人称Windows 9)的公开技术预览版。我们来看一下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即如何把握发布节奏。
对于消费用户来说,尤其是熟练用户,微软发布新Windows版本自然是越快越好。但对于许多IT专业人士来说,每年发布一个新Windows版本可能都嫌太快,他们需要时间测试,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更新。
笔者之前在博文里指出过,小道消息称微软会强制性地在Windows 9的技术预览版里实行每月更新。顺便说一句,根据我自己的消息人士和Neowin网站的消息人士提供的内幕消息,该技术预览版是针对企业用户的,预计会向用户展示一些新的桌面体验,而且仅限于在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个人电脑/设备上运行。
ARM处理器版的Windows 9会专门出一个预览版。我的消息来源说该预览版目前的目标日期是2015年1月或2月。ARM版的Windows 9预计只会在在Windows手机和平板电脑运行,不会包含Windows桌面,其重心会放在微软做出的Metro风格Start屏幕环境的改变上。
人称“Windows 9”的Windows Threshold预计将于2015年春天发布,笔者听人也是这样说的。发布后更新节奏会十分重要。
有消息说,微软发布Windows 9后,其操作系统团队会走Azure和Office 365路线,定期发布Windows客户端和Windows Phone的增量更新(Incremental updates),而不是一两年才发布一次大更新。(笔者对Windows服务器的发展计划不是太了解,但由于Windows服务器和Windows客户端是按步开发的,我估摸Windows服务器的开发是按预期进行的。)
笔者听到的消息指出,定期更新会包括修复和新功能。所以微软不会交付Windows 10、Windows 11等等,而是会把重点放在更新Windows 9上面。
微软这样做是一个很大的改变,就那么不久以前微软还就每个新操作系统版本找原始设备制造商和用户收取大笔的费用。但微软后来开始改变,以“零元”的价格将旗下的操作系统提供给Windows Phone制造商和9英寸以下的平板电脑制造商。
下一步怎么改变会比较有意思。微软会不会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在更新和补丁这事上走订阅路线?或是免费提供补丁和更新以期留住旗下平台的用户、靠吸引用户订阅其他软件和服务来抵消成本呢?笔者听到的内幕消息是,微软可能会为Windows 7和Windows 8.X用户免费提供Windows 9,微软这样做是试图令广大的Windows用户都用上最新版本。
Neowin.net网站的Brad Sams不日前报道过,Windows 9技术预览版里包括一个Windows Update(更新)按钮,可以让用户更快速无缝地迈向最新的操作系统版本。我敢肯定很多客户会喜欢这个做法,但该按钮预计会给IT部门造成一些麻烦:用户自己点击一下就用上一个没经过测试和验证过的新系统,这种情况IT部门是不想见到的。
现在的微软操作系统团队日益重视业务用户的需求,因此,假若所有的Windows 9版本都有一个这样的更新按钮的话,笔者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的设想是,肯定会有一个选项什么的,那些想随时获得最新东西的用户可以勾“是”,而其他用户可以勾“否”。微软操作系统团队负责人Terry Myerson曾明确表示,操作系统团队认识到不同的用户对发布节奏有不同的要求。至于微软如何将认识化为现实,各位不妨拭目以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在最新博客中首次承认,其AI安全防护在长时间对话中可能失效。该公司指出,相比短对话,长对话中的安全训练机制可能会退化,用户更容易通过改变措辞或分散话题来绕过检测。这一问题不仅影响OpenAI,也是所有大语言模型面临的技术挑战。目前OpenAI正在研究加强长对话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北航团队推出VoxHammer技术,实现3D模型的精确局部编辑,如同3D版Photoshop。该方法直接在3D空间操作,通过逆向追踪和特征替换确保编辑精度,在保持未修改区域完全一致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局部修改。研究还创建了Edit3D-Bench评估数据集,为3D编辑领域建立新标准,展现出在游戏开发、影视制作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谷歌宣布计划到2026年底在弗吉尼亚州投资90亿美元,重点发展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投资包括在里士满南部切斯特菲尔德县建设新数据中心,扩建现有设施,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教育和职业发展项目。弗吉尼亚州长表示这项投资是对该州AI经济领导地位的有力认可。此次投资是谷歌北美扩张战略的一部分。
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PIXIE系统,这是首个能够仅通过视觉就快速准确预测三维物体完整物理属性的AI系统。该技术将传统需要数小时的物理参数预测缩短至2秒,准确率提升高达4.39倍,并能零样本泛化到真实场景。研究团队还构建了包含1624个标注物体的PIXIEVERSE数据集,为相关技术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游戏开发、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