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2016年2月3日消息,据《金融时报》报道,微软大约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智能输入法公司SwiftKey。
SwiftKey是一家针对iOS和安卓系统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使用了预测技术来帮助用户实现更快输入。SwiftKey声称,自己的输入法可以帮助用户总计能够减少2万亿次键盘点击,能节省23000年的时间。据了解,SwiftKey安装量已经超过3亿台设备,不过它目前还不支持Windows Mobile平台。
根据报道,这笔交易是英国最近最大的一起英国高科技公司出售案。按照该公司在2014年年底发布的年报看,SwiftKey的销售额大约为120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SwiftKey外,还有几家公司也在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收购的软件名单中:Acompli,一家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公司;Wunderlist,待办事项列表软件制造商;Sunrise,一家日历应用程序公司。
目前,微软官方拒绝对此次收购案发表评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保护关键系统越来越依赖AI、自动化和行为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95%的数据泄露源于人为错误,64%的网络事件由员工失误造成。虽然先进的网络防御技术不断发展,但人类判断仍是最薄弱环节。网络韧性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人员和战略需求。建立真正的韧性需要机器精确性与人类判断力的结合,将信任视为战略基础设施的关键要素,并将网络韧性提升为国家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
华南师范大学团队开发的GraphTracer框架,通过构建信息依赖图解决多智能体系统高失败率问题。该方法摒弃传统时间序列分析,追踪信息流网络精确定位错误根源,在失败归因准确率上比现有方法提升18.18%,并已开源供实际应用。
自计算机诞生以来,人们就担心机器会背叛创造者。近期AI事件包括数据泄露、自主破坏行为和系统追求错误目标,暴露了当前安全控制的弱点。然而这种结果并非不可避免。AI由人类构建,用我们的数据训练,在我们设计的硬件上运行。人类主导权仍是决定因素,责任仍在我们。
杜克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几何框架分析发现,AI推理过程呈现连续"流动"特征而非离散跳跃。研究表明逻辑结构像河床般调节推理流的速度和方向,即使面对不同语言和领域的内容,相同逻辑结构的任务在AI内部表现出惊人的几何相似性。这一发现颠覆了AI为"随机鹦鹉"的传统认知,证明AI具备真正的逻辑理解能力,为AI可解释性和系统优化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