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AWS认为自动化并非什么特别功能,相反AWS认为自动化是必须的。所以,像以前对待Lambda 服务器那样,现在AWS进军分析并要将其变成托管服务也就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AWS首席技术官 Werner Vogels在AWS 峰会上概述了AWS关于自动化的愿景。他认为,云计算基础设施已经进入进程和函数时代,而背虚拟机和容器而去。
无服务器计算的成功是有据可查的, AWS正在集成商、框架和用例的生态系统里大展宏图。如果将自动化看作一个个请求,而不是一个功能,那就可以看出个中端倪,AWS暗地里在包括分析在内的托管服务上孤注一掷。
据悉,AWS 推出了名为“Kinesis分析”的流数据托管服务,这项服务能够使用和处理标准 SQL语句。AWS表示,企业用户不用学习编程技巧,也可以管理诸如S3 、Redshift和Elasticsearch服务之类的AWS服务。Kinesis可以在后台规划、部署和有规模地扩展资源。
目前,美国职棒大联盟高级媒体( MLB Advanced Media)和 JustGiving用上了Kinesis分析。假如Kinesis分析走的路和Lambda一样的话,其他公司也会跳上AWS的Kinesis船。
Kinesis和Lambda均可以令客户将重点放在自己想在后台运行的代码上,同时还可以达到有规模地扩展、具耐久性和可用性高的目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软件工程团队正在试验基于AI代理的编码工具和大语言模型,以提高开发速度和质量。然而,AI编码工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方式。开发者需要提供结构化的问题描述、明确的执行要求和相关上下文,同时建立适当的防护机制。AI不仅能处理重复性任务,还能识别和评估替代方案,从被动助手演进为工作流程推进器。成功的关键在于将AI视为合作伙伴而非快捷工具,并将其整合到软件交付的全生命周期中。
NVIDIA研究团队开发出名为Lyra的AI系统,能够仅凭单张照片生成完整3D场景,用户可自由切换观察角度。该技术采用创新的"自蒸馏"学习方法,让视频生成模型指导3D重建模块工作。系统还支持动态4D场景生成,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这项技术将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门槛,为游戏开发、电影制作、VR/AR应用等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Salesforce发布企业级AI智能体平台Agentforce 360,将AI智能体融入几乎所有应用中。该平台采用混合推理引擎Atlas,结合大语言模型的概率思维和业务规则的精确性,支持语音交互和深度集成。以Slack为主要界面,提供Agentforce Builder开发环境,能将非结构化文档转换为可查询记录。Salesforce内部已部署该系统,每周处理180万次对话,主动服务活动增长40%。
谷歌DeepMind团队创新性地让Gemini 2.5模型在无需训练的情况下学会理解卫星多光谱图像。他们将复杂的12波段卫星数据转换为6张可理解的伪彩色图像,配以详细文字说明,使通用AI模型能够准确分析遥感数据。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现有模型,为遥感领域AI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