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我们知道,微软的路径图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候变动太过正常,一个微妙的变化出现了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注意到。
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OneDrive路径图
之前一直没有注意到,直到昨天有一个读者问起,微软是否计划在OneDrive中提供差分同步功能,如果是的话,可能会在什么时候提供。
去年二月,微软列出了差异同步,只将已更改部分的文件(而不是整个文件)进行同步,但是没有公布具体发布的目标时间。
据悉,差分同步是一个非常需要的OneDrive功能,因为它可以节省时间和带宽。这是一个OneDrive竞争对手例如Dropbo已经有的功能了。
记得在2016年10月的Ignite大会上,微软更新的路径图幻灯片中完全没有提及差分同步。但截至2017年1月更新的OneDrive路径图差分同步回来了。它现在被列为2017年第二季度提供的功能。除了在第二季度提供差分同步功能之外,微软还致力于提供RMS同步和来自Explorer的共享能力。
在上个月微软提供了承诺的SharePoint Online Sync和共享文件夹(Shared Folder)同步。
除此之外,2017年1月版本的OneDrive路径图中还列举了几个改进的照片相关功能,包括上传相机胶卷照片,支持智能照片(包括光学字符识别和白板清理)和自动标记照片的能力,这些功能如果不是全部,至少也是一部分功能现在已经提供预览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Y Combinator合伙人Ankit Gupta与Anthropic预训练负责人Nick Joseph最近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
微软研究院提出潜在分区网络(LZN),首次实现生成建模、表示学习和分类任务的真正统一。该框架通过共享高斯潜在空间和创新的潜在对齐机制,让原本独立的AI任务协同工作。实验显示LZN不仅能增强现有模型性能,还能独立完成各类任务,多任务联合训练效果更是超越单独训练。这项研究为构建下一代通用AI系统提供了新的架构思路。
9月13日的PEC 2025 AI创新者大会暨第二届提示工程峰会上,“年度提问二:新工作时代:AI工作流由谁主导?”从企业实践到技术实现、从业务落地到战略决策,展开了一场高密度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将AI工作流背后的难题和解决路径彻底揭开。
上海AI实验室开发的VLAC模型让机器人首次具备真实世界自主学习能力。该系统如同给机器人配备智能导师,能实时评估动作效果并从中学习。在四个操作任务测试中,机器人成功率从30%提升至90%,仅需200次练习。技术结合视觉、语言理解和动作生成,支持跨场景适应和人机协作,为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领域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