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改善空气质量不能靠刮几天风、下两场雨,需要的是长效化精准治理。
日前,山东省环保厅公布了全省1、2月份空气质量排名,济宁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同比改善幅度分别居全省第1位、第2位,这是济宁市运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治理的最强有力的证明,也为史上最严的国家"大气十条"今年首次大考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大气十条"明确规定,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要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京津冀地区要实现下降25%,济宁市属于京津冀"2+26"通道城市,需要执行最严环境标准。对于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济宁来说,大气污染已是多年的沉疴痼疾,下降25%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精准治霾:首个大数据精准环保治理城市
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是需要创新思维。
2016年,济宁市选择与全球领先的IC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中兴通讯合作,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最新技术,构建融合具备监测、采集、分析、研判、预警多种功能的智慧环保平台,集智慧化监管体系与网格化监管体系于一体,让济宁市一举成为国内首个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环保治理的城市。
以前,环境治理监管是难题,企业常常通过"一来就停,一走就排"等方式应付和逃避执法监管。济宁智慧环保在在全市126个乡镇和化工园区建立空气自动监测站,对全市重点企业、重点乡镇、重点园区排污情况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极大地提高了环境监管的主动性和精准性;监测数据传送到智慧环保平台后,通过模拟模型、智能决策等技术,还能实现对污染情况和环境问题的综合研判,为精确治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完全化解了以前"人海战术"挨家挨户蹲点监管无法解决的难题。
一旦监测到污染事件,智慧环保平台可指挥全市167个乡镇、596名街道环保站风格管理人员和6534名基层环保网格员,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情况,搜索周边可利用的各类人员、车辆、物资、单位的部署情况和受影响区域的变化趋势,并通过视频、在线语音短信等多种通讯方式将现场情况反馈给指挥中心,提升政府应急响应及协同作战能力。
铁腕政策:党政同责的环境网络化监管体系
济宁市政府认为,智慧化的精准监测科技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环境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各级职能部门的推进。以环保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理念,济宁市在各级政府建立环境监管平台,形成污染源全掌握、网格员全覆盖、管理机构全配备、工作情况全留痕、绩效考核全量化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不仅如此,济宁市还率先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出台了济宁市环保工作量化赋分考核、生态补偿、问责、有奖举报等一系列制度办法。乡镇(街道)月度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同比改善率综合排名后10位的,对乡镇(街道)政府分管责任人进行约谈,连续排名靠后的还将受到党政纪处分,用严格的问责机制为环境治理保驾护航。
据了解,2016年济宁市纳入监测体系进行整治的污染源共3284家,按要求整改到位2500家、关停784家。同时,去年全市98台燃煤机组(锅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对5317台燃煤小锅炉进行了取缔或清洁能源改造,为济宁市空气质量改善立下汗马功劳。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资助的研究团队将向英国牛津大学投资1.18亿英镑,用于将AI技术应用于疫苗研究。牛津疫苗研究小组将领导这一项目,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对严重细菌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反应。该项目由曾主导新冠疫苗试验的安德鲁·波拉德教授领导,计划采用人体挑战模型,让志愿者在受控条件下接触细菌,然后运用现代免疫学和AI工具来精确识别预测保护效果的免疫反应,以开发针对致命疾病的创新疫苗。
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团队通过网络科学方法首次系统揭示了大语言模型的内部"认知架构"。研究发现AI模型采用类似鸟类大脑的弱定位架构,模块间通过分布式协作而非专业化分工来处理认知任务。这一发现颠覆了基于功能模块优化的传统思路,指出应充分利用网络级协作来提升AI性能。
据报道,ChatGPT开发商OpenAI计划在印度建设一座耗电量超过1吉瓦的数据中心,目前正寻找当地合作伙伴。该设施预计可容纳至少5.9万片英伟达B200芯片。这可能是OpenAI全球数据中心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为国际用户提供更低延迟服务。OpenAI CEO奥特曼将于下月访问印度,公司还计划年底前在新德里开设办事处。
腾讯和清华研究团队首次从数学理论角度解释了为什么AI需要外部工具。研究证明纯文本AI存在"隐形枷锁",无法突破预训练的能力边界,而工具集成能打破这种限制,让AI获得全新的问题解决策略。团队还开发了ASPO算法,解决了训练AI更早使用工具的技术难题。实验显示配备工具的AI在数学问题上全面超越纯文本版本,展现出三种新奇认知模式,为构建更强大的AI系统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