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正在加大对客户自有环境下的容器服务支持。近日,阿里云首席架构师唐洪在接受国际容器技术垂直媒体《containerjournal》采访时表示,下一个伟大的技术飞跃是将应用程序的特性与适合的计算模型动态匹配。
据了解,近日,阿里云新推出了一个专有云产品:客户可以在自己的物理服务器上运行Docker企业版。这被称之为阿里云飞天专有云敏捷版(Apsara Stack Agility)。
 
 唐洪表示,阿里巴巴将持续推动在公共云上使用虚拟机来支持Docker容器。与此同时,一些企业组织也希望使用阿里云飞天专有云敏捷版(Apsara Stack Agility)来利用好专有云。这个专有云服务现在在中国已经可以使用,还将在全球区域公共云上提供Docker服务。阿里云在全球14个地区拥有节点,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中东,欧洲以及美国的东西海岸。
 
 对于“公共云会是未来主导的计算模式”的判断,阿里云初心不改。但唐洪也补充说,该公司致力于通过各种计算模式与客户合作,包括现在被称为无服务器计算(serverless computing)的新兴事件驱动架构。
 
 许多企业IT组织正在采用容器方案将现有的企业应用程序迁移到云中。但是,由于监管和性能方面的原因,许多应用程序需要在私有环境里运行。现在阿里云支持将这些容器化应用程序部署在虚拟机上,而且也支持在客户本地的物理服务器上运行。
 
 唐洪说,他预计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数年时间。同时,阿里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所有主流的计算模型,允许选择虚拟机,物理机服务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图形处理单元(GPU)等基础架构。
 
 阿里云在2016年第四季度产生了2.54亿美元的收入,有77.5万客户为云计算支付了费用。大部分客户是在美国之外,但阿里云已经明确表示打算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云服务,尽管这面临着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微软和谷歌等竞争对手。
 
 不容忽视的是应用程序的使用方式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演变。今天在“容器即服务”(CaaS)环境中运行的无状态应用程序,有可能会在未来迁移到无服务器计算框架中。相比选择新的云计算合同,许多客户愿意尽可能无缝地完成这种迁移。
 
 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容器技术让IT组织更方便地去利用云服务提供商。容器化应用不仅可以从内部提升到云中,它也可以在云服务商之间轻松跨云部署。阿里云非常确信:假以时日会有更多的容器化的业务将会迁移到多样化服务的云上,且由阿里云提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云服务部门与OpenAI签署了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七年协议,为ChatGPT制造商提供数十万块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这标志着OpenAI从研究实验室向AI行业巨头的转型,该公司已承诺投入1.4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在AI时代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亚马逊而言,这项协议证明了其构建和运营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的能力。
Meta FAIR团队发布的CWM是首个将"世界模型"概念引入代码生成的32亿参数开源模型。与传统只学习静态代码的AI不同,CWM通过学习Python执行轨迹和Docker环境交互,真正理解代码运行过程。在SWE-bench等重要测试中表现卓越,为AI编程助手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当今最大的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一座小城市。美国数据中心已占全国总电力消费的4%,预计到2028年将升至12%。电力供应已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核能以其清洁、全天候供电特性成为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新选择。核能项目供应链复杂,需要创新的采购模式、标准化设计、早期参与和数字化工具来确保按时交付。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发现AI训练中的"繁荣-崩溃"现象,揭示陈旧数据蕴含丰富信息但被传统方法错误屏蔽。他们提出M2PO方法,通过改进数据筛选策略,使模型即使用256步前的陈旧数据也能达到最新数据的训练效果,准确率最高提升11.2%,为大规模异步AI训练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