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微软公司正式发布消息,表示将于2018年在南非开普敦与约翰内斯堡两个城市内的数据中心交付微软Azure、Office 365与Dynamics 365等服务。
这里我们就不再对微软发布的ShinyHappy™公告进行深入探讨了,因为更为有趣也更值得的关注的是,微软公司再次践行了其"让世界更美好"的承诺--在全球云服务领域将Azure第一次引入非洲。
根据目前的基础设施布局来看,AWS、IBM Bluemix与Google Cloud都没有在非洲建立任何一座数据中心,甚至没有公布任何在不久的未来在这里建设数据中心的计划。然而,这三家云服务供应商皆在印度拥有基础设施,这也许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其认为目前的资本应该花在哪里。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南非开普敦看起来是打破僵局的理想选择:Telegeography的海底电缆图谱告诉我们,这里拥有三根沿非洲西海岸通向欧洲的海底电缆。而在东部,海底电缆则一路贯穿印度洋抵达马来西亚。另外,南非的海底电缆还拥有一条通过红海直入欧洲的铺设线路。
在我们看来,最终其它各大云服务供应商也将逐步登陆非洲。而在到达之后,他们可能华为公司已经在这里恭候多时:华为已经在非洲开展大量业务,并计划构建一座运行有其OpenStack FusionSphere的数据中心,并作为全球数据中心网络中的组成部分。
微软公司的这项举措意味着南极洲成为世界上惟一不具备公有云基础设施的大陆。而在我们看来,这片长期冰封的大地也许将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另一片处女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通过MotionBench发现,当前最先进的AI视频理解模型在精细动作理解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准确率不足60%。他们提出的通过编码器融合技术TE Fusion有效改进了这一问题。这项研究揭示了视频AI理解的基础能力缺陷,为该领域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机构推出OVO-Bench评测体系,首次系统评估视频AI的在线理解能力。研究发现当前最先进的模型如GPT-4o在实时视频理解任务中表现远不如人类,缺乏时间感知、实时记忆和主动响应能力。该研究为智能家居、在线教育、医疗监护等实际应用场景的AI升级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