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ergy Research统计报告显示,Amazon Web Services公司第三季度的增长速度处于领先地位且略高于目前火热的云市场,具体包括基础设施、平台以及私有云托管服务,规模已达到120亿美元。
随着AWS的增长率达到42%,优于整体市场增速(40%),该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其极具压倒性的市场份额占有比例优势。
在第三季度,三家供应商的增长速度甚至高于AWS,达到了80%以上。这三家供应商分别是微软、谷歌,这两家供应商作为亚马逊公司在传统超大规模领域的竞争对手,分别持有12%与16%的市场份额,以及阿里巴巴。
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巨头的阿里巴巴尽管涨幅很大,但其市场份额占有比例仍然较小,仅为全球云收入总和的3%。
仅次于亚马逊与微软公司,IBM以其8%的市场份额稳居世界第三。Synergy的首席分析师John Dinsdale表示,虽然蓝色巨人正在凭借其“甜点”私有云托管争夺市场份额,但其整体运业务的增长幅度仍低于40%
Dinsdale在一份有关该报告的新闻发言稿中表示:“在前八大云供应商之外,甲骨文虽然在该市场的基础较为薄弱,但其仍保持了强劲的增长速度。而Salesforce与Rackspace则在该领域的特定细分市场中保持了强势地位。”
该季度于九月底结束,亚马逊所占的市场份额仍然略多于其他五家公司。鉴于目前的规模,Dinsdale认为AWS的增速“有些不可思议”。
在市场份额占有比例方面,甲骨文与阿里巴巴旗鼓相当,均占有3%市场份额。然而Synergy方面的报告显示,甲骨文的云计算增长幅度在40%至60%之间,远不敌中国企业阿里巴巴。Salesforce,作为八家领头企业中唯一一家不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的公司,在其极具优势的开发平台方面掌握了4%的市场份额。
去年,Rackspace就其面向云服务供应商的管理服务业务模式做了大幅度调整,占有全球云收入的2%,而该公司的增长速度低于40%。
随着云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体量较小的公司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在报告的新闻发言稿中,Dinsdale表示:“现在除了已然领先的巨头,其他云服务供应商想要在市场份额的名单上搏得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排名已是越来越难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正与OpenAI进行高级谈判,旨在确保即使OpenAI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后仍能继续使用其技术。据报道,双方谈判进展积极,可能在几周内达成协议。该协议将为OpenAI向完全商业化企业转型扫清关键障碍。微软已投资137.5亿美元,希望在重组后的公司中获得更大股份,谈判涉及30%左右的股权比例,同时确保Azure和Copilot等服务的技术供应安全。
这项由Midjourney团队主导的研究解决了AI创意写作中的关键问题:如何让AI既能写出高质量内容,又能保持创作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引入"偏差度"概念和开发DDPO、DORPO两种新训练方法,他们成功让AI学会从那些被传统方法忽视的优秀独特样本中汲取创意灵感,最终训练出的模型在保持顶级质量的同时,创作多样性接近人类水平,为AI创意写作开辟了新方向。
AI初创公司Arcee.ai发布45亿参数的企业级AI模型AFM-4.5B,采用严格筛选的清洁数据训练。该模型专为商业和企业用途设计,年收入低于175万美元的企业可免费使用。相比数百亿参数的大模型,AFM-4.5B在保持强劲性能的同时具备成本效益和监管合规性。模型支持云端、本地和边缘部署,内置函数调用和智能体推理功能,旨在满足企业对速度、主权和规模的需求。
上海AI实验室联合多所高校开发出VisualPRM系统,这是首个专门用于多模态推理的过程奖励模型。该系统能像老师批改作业一样逐步检查AI的推理过程,显著提升了AI在视觉推理任务上的表现。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40万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专门的评估基准,实现了在七个推理基准上的全面性能提升,即使是最先进的大型模型也获得了5.9个百分点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