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已在中国成功出售了其部分基础设施。
据财经新闻专线报道,AWS的中国本地合作伙伴北京Sinnet以3亿美元的价格对亚马逊本地业务进行了收购,而有关该交易的具体消息也于周一在深圳证券交易中心得以公开。
根据有关此新闻的早期版本显示,此次交易是以直接销售形式完成的,而亚马逊方面则在近期接受采访时提供了一份声明以阐述此次交易的具体内容。在这份声明中,亚马逊方面表示:“中国的法律禁止非国有企业拥有或运营某些技术以提供云服务。所以,为了遵守中国的法律,AWS选择向长期的中国合作伙伴Sinnet出售其部分物理基础设施资产,而此次交易刷新了AWS在AWS中国(北京)地区的销售记录。”
此外,“AWS继续持有全球AWS服务的知识产权。”并且,此份声明还表示AWS仍然热衷于在中国推行其服务。
亚马逊与北京Sinnet于2016年9月达成合作伙伴关系,Sinnet于那时接手AWS方面的北京业务并负责运营与销售,而AWS则负责为此项为期两年的合作提供技术支持。
以上为亚马逊方面的声明。
而Sinnet在其对市场的声明中表示,此次收购将有助于亚马逊“遵守我国的法律与规则,并且也只有在此基础上,亚马逊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该公司旗下的AWS云计算服务的安全性与服务质量。”综合看来,Sinnet与AWS方面对于此次交易的阐述相符。
促成此次交易的中国法律——具体表现为要求在中国境内的运营必须在中国相关政策的监管下进行——显示了其热衷于培育本国的技术产业,并使之成为本国的首选。显然,现在阿里巴巴与腾讯已成为当今处于云市场中的佼佼者,而与此同时,华为与联想也有发展多云业务的野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