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不可阻挡,云计算技术基础匮乏让企业举步维艰。如何借助开源技术助力企业数字化发展?在上海举行的KubeCon+CloudNativeCon China 2018大会上,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负责人 Dan Khon给出了答案:
Dan Khon先生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开源工作经历:
25年前,我在第一家IT企业工作开始,就一直在进行开源的工作。从网络服务器到用于加密的PGP(Pretty Good Privacy)的加密程序等等。如果要是给我过去25年的工作经历打一个标签,那就是——开源。
开源对于数字转型来说非常重要,包括google和微软都是一样。没有哪家公司可以制作出所有的软件,那是不可能的。所以IT巨头与开源社区一起,在肩并肩的获得以往不可能获得的成绩。
在有关开源向企业提供了哪些助力的问题中,Dan以京东为例向我们进行了回答:
京东现在是Kubernetes最大的一个用户,现在一共有25000台服务器都是在Kubernetes上运行,另外还会有5000多个这种集群服务器。在双11购物节期间,Kubernetes对他们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随后Dan Khon向记者介绍了云原生计算所存在的意义。
云原生计算有两大好处:
第一,提高效率,可以用更少的服务器支持更多的应用处理需求。
第二,提高速度,在进行开发或深度学习时,可以用更高的速度完成相关的工作。
云原生开源社区的成员都是非常活跃,也非常积极。一旦软件出现了任何错误,他们都能够非常迅速的去解决问题。现在经过认证的Kubernetes企业,都特别愿意和客户去合作,帮他们解决问题。现在云原生社区已经有76个这种获得Kubernetes认证的合作伙伴,其中有22个是在中国的。
我们也有一些项目,这些项目也是非常愿意和我们这些用户去合作,我们会和用户通过这些项目,然后建立用户和项目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沟通和互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CNCF现在有三个项目,然后都是从中国开展的。
HARBOR项目是三个项目其中之一,他现在已经就结束了沙箱阶段,开始进入孵化阶段了。
开源社区如何营利,怎样才能维持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可靠的为用户提供服务呢?Dan Khon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将CNCF打造成一个可持续的生态:
开源项目,也可以产生商业性质的产品。这些产品最终能给我们带来利润,而这些利润又反过来去反哺项目。
还有像这次的KubeCon会议,也能够很有效地帮助我们去建立这样一个开源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在在中国和世界其他之间,建立其他国家地区之间建立联系。
在三年前CNCF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个中国会员,就是华为。现在有了39个中国会员了,然后包括我们的白金会员,然后像阿里云、华为、京东,还有黄金会员,然后像百度、腾讯等等。
有关于营利,我们希望我们的会员能够盈利,通过CNCF所提供的Kubernetes技术为企业盈利。我们会收取会员的赞助,比如这些大会,也是这些会员进行的赞助。但是CNCF本身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机构,只是一个开源基金会,我们收取的费用,最终都会投入到CNCF的项目中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数据分析平台公司Databricks完成10亿美元K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累计融资总额超过200亿美元。公司第二季度收入运营率达到40亿美元,同比增长50%,AI产品收入运营率超过10亿美元。超过650家客户年消费超过100万美元,净收入留存率超过140%。资金将用于扩展Agent Bricks和Lakebase业务及全球扩张。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