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中国开源云联盟、全国信标委云计算标准工作组协办、至顶网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在京召开。大会为期两天,分别聚焦企业上云和开源,希望通过云计算产业链相关各方的广泛参与,为我国云计算的发展献计献策。会上详细解读了国内云计算产业政策,展示了我国云计算国家标准研制工作的成果,报告了云计算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进展。
在大会举行期间,英特尔软件和服务业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冯晓焰接受了至顶网的采访,冯晓焰现在带领一个开发团队聚焦开源技术创新。他表示,现在云计算市场快速发展,特别是开源云计算,英特尔积极参与开源生态建设,推动行业生态发展。
以下是采访实录(内容经至顶网编辑整理,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至顶网:您认为中国云计算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冯晓焰:2012年,英特尔作为创始成员,参与了中国开源云联盟的成立工作。当时国内真正做云计算的企业并不多,我们希望通过成立联盟,联合业界推进云计算的发展。联盟的成立对云计算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效果。后来随着联盟的壮大,英特尔不再承担联盟的主持工作,而是作为成员企业积极参与联盟的工作。
当时,虽然有很多企业逐渐参与联盟活动,但是离云计算的真正落地还有一段距离,或者说大家对云计算技术都是处在开始学习和逐渐掌握的阶段。现在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各样的云公司遍地开花。每个公司有自己的特色,包括对技术的掌握、项目实施的处理等等都各有特点。另外,国内企业在公有云、私有云都有布局,在公有云甚至有比较大的巨头企业出现了,这些我觉得都是中国云计算得到巨大发展的很好的证明。
至顶网:您刚才谈到开源圈越来越壮大,我们角色是不是也在变化?
冯晓焰:英特尔参与云计算是作为云计算平台的供应者。英特尔一直以来作为平台供应商,针对各种云计算的解决方案进行优化,保证云计算解决方案都能够在我们的平台上运行得最好,比如说性能最好、功耗最低等等。
英特尔在云计算的各个层次都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进行开源软件的开发,包括性能优化,让更先进的硬件性能能够被上面的软件架构更合理地应用,让大家用性能好、消耗资源低的解决方案,服务更多的用户,能够让整个云计算的成本降低,价格自然也会降低,这样用户也更愿意用。我们从系统的底层做各种各样的优化,以实现这样的目的。
至顶网:这两天大会的一个主题是开源,我们今天谈开源,但是也看到另外一个就是闭源,您怎么评价这两个技术路线发展?
冯晓焰:我是从2001年开始就一直在做开源软件,算是国内做开源软件比较早的。开源和闭源,其实没有一个所谓好和坏之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开源软件更适合你的商业模式,还是闭源软件更适合。不能说是好和坏之分,而是合适不合适之分。
从英特尔来讲,我们也是非常明确,我们也不会说我们只做开源软件或者我们只做闭源软件。我前面提到,我们希望所有的解决方案不管是开源软件还是闭源软件,都能够在英特尔平台上运行最优。只不过我个人一直在开源软件这个领域,让英特尔平台成为开源软件的优选平台是我的工作内容,当然我们也有团队在做闭源软件的方向。
至顶网:您一直在软件服务方面有很多的心得,谈到英特尔,大家想到最多的可能就是芯片,请您分享一下英特尔软件的研发情况。
冯晓焰:英特尔软件聚焦系统软件,在系统软件层次进行更多研发工作。无论是针对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软件栈有不同层次,最上层软件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下面可能是中间件,再往下是底层软件,直接和硬件打交道。所以英特尔软件开发主要是针对底层软件的开发,并通过对底层软件的优化,给业务层提供支持。
至顶网:现在各种云层出不穷,请您谈一谈英特尔对于混合云业务的支持。
冯晓焰:无论是公有云方案还是私有云方案,还是混合云方案,我们都会帮助云厂商进行各方面的性能优化,包括怎样更好利用硬件特性,能够提供更好的性能表现。只要这个商业模型是合理的,而且是市场包括用户所需要的,我们都会提供很好的支持。
英特尔正在从以PC为驱动的公司向以数据为驱动的公司转型。 当前,数据的产生是以指数级的增长,为了帮助用户应对数据爆炸的挑战,无论是我们的硬件还是在运行在上面的软件,包括解决方案,我们都希望能够在英特尔的平台上得到最好的支持。
至顶网:最后一个问题,在存储、网络、计算等领域,国内有很多创新型的开源初创公司,您怎么看待?
冯晓焰:英特尔积极参与开源,希望成为开源软件开发者社区里面良好的公民。我们愿意和在开源软件工作的任何一个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进行合作,让这些开源软件能够更成熟,得到更多的应用。初创公司做很多开源软件的事情是一件好事,英特尔愿意和它们合作让开源软件更强大,被更多用户所接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oursera在2025年连接大会上宣布多项AI功能更新。10月将推出角色扮演功能,通过AI人物帮助学生练习面试技巧并获得实时反馈。新增AI评分系统可即时批改代码、论文和视频作业。同时引入完整性检查和监考系统,通过锁定浏览器和真实性验证打击作弊行为,据称可减少95%的不当行为。此外,AI课程构建器将扩展至所有合作伙伴,帮助教育者快速设计课程。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英国政府研究显示,神经多样性员工从AI聊天机器人中获得的收益远超普通同事。在Microsoft 365 Copilot试点中,神经多样性员工满意度达90%置信水平,推荐度达95%置信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用户。患有ADHD和阅读障碍的员工表示AI工具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支持,特别是在报告撰写方面。研究表明,AI工具正在填补传统无障碍技术未能解决的职场差距,为残障人士提供了隐形的工作辅助。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