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正在开发一个代号为“巴厘岛(Bali)”的项目,旨在让用户控制关于他们的数据收集。该项目是微软研究院的孵化项目,现阶段似乎正在进行私下测试。
笔者从“Longhorn”的推文中了解到巴厘岛项目的存在,并通过另一个推特用户“Walking Cat”也看到了相关的内容。Longhorn将巴厘岛项目描述为“一个可以删除所有连接和帐户信息的项目(反向隐私项目)。”
打开巴厘岛项目页面的链接。该页面允许拥有代码的用户登录该网站,但并未说没有代码的用户可以申请代码。
巴厘岛项目的“关于”页面将其描述为“新的个人数据库,让用户控制被收集的所有数据……该数据库将使用户能够存储由他们生成的所有数据(原始和推断出的)。将允许用户可视化、管理、控制、共享和货币化这些数据。”
“关于”页面显示,巴厘岛项目是基于“反向隐私”的概念,这是2014年由Yuri Gurevich、Efim Hudis和Jeannette Wing撰写的论文的主题,他们当时都在为微软研究院工作。如果一条个人信息可以由某一方访问,而它的创建者/用户却不能,那么这条信息就是反向隐私。这些作者指出,卫生服务提供者、警察、收费公路运营商、杂货连锁店和雇主都创建了反向隐私数据,在许多情况下,用户可以从拥有这些数据中受益。
巴厘岛项目的“关于”页面显示,该项目处于“初始阶段”,这意味着开发人员专注于帮助用户汇总来自各种网站的个人数据,并能够查看这些数据。
虽然并非每个微软研究院的项目都以某种方式转变为商业化产品或服务,但现在很多项目都已经实现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巴厘岛很有可能在某个时候会成为一个商业实体。与其他技术供应商一样——例如最近因为数据隐私相关问题而负面缠身的脸书,微软也可以通过发布支持用户控制自己数据的技术获益。
微软称,用户对自己数据的控制是微软、Adobe和SAP去年秋天公布的开放数据计划(Open Data Initiative)的核心原则。微软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关于此数据所有权模型如何工作的详细信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