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与服务频道消息:“大数据这个赛道太宽泛了,我们要聚焦,聚焦到商业智能上,同时在这个赛道上我们要追求极致。”8月16日在2019年帆软智数大会上帆软软件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陈炎给帆软业务方向做出了明确界定。
帆软软件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陈炎
帆软软件(以下简称“帆软”)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业的大数据BI和分析平台提供商,专注商业智能和数据分析领域,致力于帮助用户发现数据的价值。8月15-17日举行的2019年帆软智数大会是帆软公司的年度盛会,今年是帆软连续第二次举办这一会议,此次参会人数超1400人,企业700余家,参展伙伴15家。陈炎在这么重大的场合做出这一表述无疑是认真的。
今天,无论是大数据还是AI都是市场上最热门的词汇,众多厂商都在给自己贴上AI和大数据的标签,不管自己是否有实力。在这一背景之下,没有追热门而是选择了“聚焦商业智能”这一并不新鲜的表述,实在是难能可贵。因为在陈炎看来,只有商业智能才是帆软真正的核心优势。
“市场上太多人说自己能做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等方面的产品,虽然它们说的很多功能我们也能实现,但是我们的追求不是仅仅满足于有这些基础功能,我们希望让数据成为生产力,比如,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二维报表也可能为大家节约2亿的采购成本。” 陈炎说。
唯有真正让数据展现出价值,让企业从数据中受益,这样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才有存在的价值。实际上,今天人们对数据越来越重视,不少企业甚至投入重金开始数据项目,但最终发现没有达到预期,以至于有些企业管理者对数据项目产生了怀疑,甚至影响到IT部门。有调查显示,超过一半以上的企业IT部门在进行数据相关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大的困惑是如何用数据来证明IT部的业绩或者价值。
帆软研究院院长杨扬在演讲中表示,要充分展现数据的价值,进而证明IT部门的价值,需要从三个环节着手,重质量的数据、重质量的价值和缩短数据与价值的距离。
帆软研究院院长杨扬
杨扬进一步解释说,所谓重质量的数据是指数据要可信、要有深度、要有速度;重质量的价值是指为不同服务对象(决策层、业务层和IT层)提供他需要的信息;缩短数据与价值的距离就是为数据价值的展现提供合适的人、术(方法伦)、器(技术和工具),从而方便或者加速数据价值的发现。
“数据质量提升、价值提升,然后价值数据和价值之间距离缩短,数据的引力就会变大。数据有引力,它就会吸引我们,吸引帆软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以及用户一起,共同努力,让数据更简单地发挥数据的价值。” 杨扬表示。
这是一个产业链条,在这个链条上帆软选择的是商业智能这个比较单一的赛道,不做大而全,而是做商业智能的行业最佳,并为此要追求极致。让自己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做到稳定、安全、实用、简单、灵活、快速。
显然,这并不容易,但陈炎表示,接下来,帆软人要像谈恋爱一样,展开疯狂的追求,哪怕失败了也决不后悔。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