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自研数据库OceanBase登顶TPC-C榜单的消息振奋人心,同时引起国内技术圈的广泛讨论,第一个云上跑出来的数据库分数含金量如何?其他数据库有没有可能更强?
针对这些疑惑,10月24日,阿里云以一种最为直接的方式作出回答:推出国内首个云端数据库测试平台,直接在阿里云上提供与OceanBase打榜时完全一致的云资源环境,全球任意数据库厂商均可申请报名,以云端跑分这样的硬核方式与其他数据库一较高下。
此前,OceanBase表示,登顶TPC-C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采用阿里云弹性计算资源,使得硬件成本只占整体成本的18%左右。同时表示,云端测试虽是业内首次,但得到了TPC-C技术委员会的官方认可。考虑到数据库云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数据库测试必然基于云端环境。
作为首个为OceanBase打榜TPC-C提供测试环境的云服务商,阿里云此次推出公开的测试平台,一方面为大量的国产数据库提供一个低门槛的测试环境。另一方面,也相当于搭建了一个公平透明的擂台,向外界释放信号:技术人废话不多,直接跑分见实力。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周靖人表示,此次数据库测试只是尝试的第一步,相信未来上云跑分才是主流。
事实上,IT环境已今非昔比,数据库厂商早已呼唤此类测试平台。据了解,TPC-C是公认的老牌数据库测试标准,但往往要自备硬件,这对于不少数据库公司而言是不菲的成本。而云计算完全可以为数据库测试提供更为灵活的弹性扩展支撑,同时云上数据库也逐渐成为最大的应用场景,这也是TPC-C官方接受这种全新测试方式的根本原因。
蚂蚁金服研究员杨传辉如此描述这一平台,“任何一家公司只要在阿里云上租用资源,用提供的工具跑测试,然后请审计人员来审计就可以了。关键只在于,你的产品够不够好。”
数据库上云已成大势所趋。Gartner预测,2023年全球将有3/4的数据库跑在云上。随着云时代来临,大量软件和解决方案都在加速云化,而数据库是其中重要一环。
据悉,阿里云还将为其他类型的测试提供开放平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