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源”首次被明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文中特别提到,要“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鼓励企业开放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可见,“开源”已经从国家战略层面得到充分的支持,相关技术的发展与落地应用已是大势所趋。
这与当下的环境变化有着极大的关系。在确定性消失的时代,创新速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而开源生态系统所特有的创新活力,不仅能够为企业构建开放生态、积极拥抱变化、保持与时俱进,提供充足的“养料”,并且,还能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
正因如此,去年开源在国内的发展势头事实上就已经十分强劲——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挂牌成立、木兰成为 OSI 认证的开源协议、工信部等部门联合Gitee构建了中国独立的开源托管平台,此外开源领域初创企业都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但是,从战略支持到技术流行,再到技术落地,开源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开源于企业而言,更多是一种开发者语言,不仅技术门槛高,同时,由于开源上游生态的复杂性,开源代码的优劣、开源软件的选择,以及后续软件的升级维护等,都成为阻碍企业拥抱开源的重要原因。
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企业如何突破阻碍,踏“开源之浪”前行?如何利用开源技术迈上创新快车道?如何寻求企业创新与安全合规、成本可控的平衡点?
4月15日14:00-15:30,由企业开源实践联盟与浙江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联合举办、英特尔特别支持的「城市高管在线圆桌会.杭州站」活动,将在线对话企业数字化实践先行者与开源先行者红帽,聚焦企业场景,明晰数字化转型中的开源价值,探讨开放技术与开放生态如何为企业加速创新全力赋能!
活动信息和流程:
主办单位:浙江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 企业开源实践联盟
活动时间:2021年4月15日(下午14:00-15:30)
活动亮点
扫描图片上方二维码,立即报名
席位有限,先到先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