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a new day for search.”(这是搜索引擎的新篇章)2月7日,微软CEO Satya Nadella在发布会上说道。
长久以来,搜索领域的“铁王座”被谷歌牢牢霸占,微软的搜索引擎Bing在后面努力追了十几年,全球市占率也只有可怜的3%左右。以前看过一个段子,说搜索为什么要用Google?因为Bing和百度的工程师查资料就是用的Google啊。
为啥没有搜索引擎能干过谷歌?
段子只是段子,谷歌能在搜索引擎市场独占鳌头,背后主要有几点原因。
第一,先发优势。Google搜索引擎建立于1996年,而Bing是在2009年推出,虽然前身可以追溯到1998年,但这些年来Bing积累的数据量远远不如Google。另外用户也会有先入为主的心理,一旦开始用的是Google便不会再轻易更换。
第二,投入更大。搜索引擎是谷歌最赚钱的部门,作为最重要的业务线,谷歌无论如何也会保住其在市场上的地位,而Bing毕竟不是微软的起家业务,所以也并非核心收入来源。
第三,品牌认知度更高。谷歌的搜索引擎和谷歌同名,而对于Bing很多普通用户可能并不知道它来自微软。
面对谷歌的一家独大,其他搜索引擎颇有“天下苦秦久矣”的无奈,但它们并没有躺平。要知道,搜索引擎行业有很明显的“赢家通吃”效应,也就是只要有搜索份额就有钱赚。各家搜索引擎都在发挥自身的特色争取用户,比如以隐私保护著称的DuckDuckGo,主打环保种树的Ecosia。
但如果说哪一个搜索引擎有可能打破Google的垄断,如今看,只能是微软的Bing。
加入ChatGPT的Bing,神在哪儿?
创新往往来自小团队,而非大企业。早在2019年,微软就看上了人工智能非营利组织OpenAI,也就是现在火爆全球的ChatGPT开发商。微软在OpenAI创建不久后就向其投资了10亿美元,并提供云服务支持,据传微软未来还会再投入100亿美元。
正是这次超前布局,为Bing赢得了一个可能翻身的机会。2月7日,微软在发布会上正式推出整合了ChatGPT技术的Bing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一举变了全球搜索引擎的天。乘着ChatGPT的风口,微软股价直接起飞,一夜市值飙升超800亿美元。
那么加入了ChatGPT的新版Bing神在哪儿?
简单来说,新版Bing融合了老式以链接为中心的搜索模式和新的AI模式。对于以往浏览器不擅长的、更复杂和开放性的问题可以给出更好的回答,比如推荐去某地的旅行行程,推荐某类产品,它都能通过数据整合和分析呈现出答案。
外观上,新版Bing在工具栏增加了聊天标签,搜索框更大了,用户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符。传统的搜索结果列表依然在,右侧增加了基于ChatGPT的回答,用户可以进行追问,不断完善搜索结果。
搜索界面
搜索结果页
技术上,新版Bing集成的是比ChatGPT更先进的OpenAI语言模型,专为搜索定制,同时微软开发了Prometheus(普罗米修斯)模型,与OpenAI的技术进行智能对接,可以更充分地发挥OpenAI的能力。
此外,ChatGPT的训练数据只到2021年,而新版Bing可以查询刚刚发生的事件。目前新版Bing只是小范围开放,用户可以加入候补名单等待。据微软副总裁Yusuf Mehdi透露,新版Bing上线48小时内,已经有超过100万用户申请加入候补名单。
人们对新事物永远充满热情,2月8日,Microsoft Bing Search登上美国iOS端免费应用下载榜第6名,压了Google一头。有网友表示,从没想过有一天会看到Bing在下载排行榜上超过谷歌。
有幸被邀请体验新版Bing的用户纷纷在网上晒出聊天记录。
为了比较ChatGPT和Bing的差别,有人用相同的问题考它们,结果很明显Bing胜出,不仅回答速度更快,答案也更靠谱。
Twitter用户aidan分享了一个例子。他分别让ChatGPT和Bing证明质数是有限的,ChatGPT又开始了胡说八道,表示可以用反证法证明,而Bing的回答是,抱歉,我不能证明,因为这不对,质数是无限的,并给出了证明过程。属实是高下立见了。
ChatGPT的回答
Bing的回答
与ChatGPT相似,Bing提供的结果也并不总是准确。回答上方有一个“dislike”按钮,如果Bing给出的结果有误,用户可以向微软反馈,当然也不排除恶意报错。一位Bing工程师在采访中透露,目前“dislike”的反馈会发送到工程师的收件箱,从而修正不准确之处,改进微软的模型。
搜索引擎争夺战,还是广告业务争夺战?
虽然有时不尽完美,但融合了ChatGPT的Bing,确实给了用户一个更换搜索引擎的理由。大多数人使用搜索引擎就是为了即时获得结果,满足信息需求。以往用户输入关键词,然后根据搜索引擎在数据库匹配的网页链接,自行选择进入某个页面了解,而融入了ChatGPT的Bing改变了这种模式,它直接给出答案,简化了提出问题到获得结果的过程,这是新版Bing对搜索引擎的一个本质改变。
即便Bing在回答中标注了原链接,人们点开网页链接的次数也将会大幅减少。所以Twitter的一位网友提出了一个质疑,“相比以往,人们不再去访问源站点,这会让网络流量更多地被浏览器吸走,把信息曝光到网上的优势就没有了。”
而且,搜索引擎主要靠用户点击广告营收,点开网页链接的次数少了,对广告形式和盈利模式也会造成影响。但微软现在所想的,大概是先从谷歌手里把用户和广告主撬走。
微软广告部门在过去12个月里创造了180亿美元的收入,与上一财年相比,营收几乎翻倍,而Bing是微软广告业务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此次更新以后,微软或许能对新版Bing上的广告收取更高费用。微软高级副总裁Philippe Ockenden在电话会议上说:“虽然用户看到的广告可能更少,但对广告商来说,它们的价值更高。”
Bing的更新,表面是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的抢夺战,背后其实更是人工智能之争。除了搜索引擎,微软将把ChatGPT全面整合进旗下产品中。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微软风头正盛,但谷歌凭借多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更有长期优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树莓派基金会调查发现,尽管60%的家长认为编程是孩子的重要技能,但超过70%的家长表示孩子在正常课程中没有学习编程。该基金会CEO指出,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年轻人掌握技术理解和创造能力比以往更重要。超半数家长认为编程应成为必修课程,并相信学习编程能提升孩子未来职业前景。为填补学校教育空白,基金会呼吁在学校和图书馆广泛设立编程俱乐部,目标到2035年全球教授1000万儿童编程技能。
Patronus AI发布突破性研究,构建了首个系统性AI代理错误评估体系TRAIL,涵盖148个真实案例和21种错误类型。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复杂任务错误识别上准确率仅11%,揭示了当前AI代理系统在长文本处理、推理能力和自我监控方面的重大局限,为构建更可靠的AI系统指明方向。
文章介绍了AI大语言模型中最新的深度研究功能,这是目前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功能之一。作者详细解析了ChatGPT、Claude和Gemini等主流模型的使用方法,并重点展示了深度研究功能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测试,作者用ChatGPT 4.5的深度研究功能生成了一份关于1990-2025年最令人厌烦歌曲的详细报告,展示了AI如何通过思维链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文章还提到了语音交互模式将进一步改变用户与AI的交互体验。
这项研究首次从理论和实践证明AI模型可通过模仿生物睡眠-学习周期显著提升性能。研究发现AI训练中存在自发的"记忆-压缩循环",并据此开发了GAPT算法,在大语言模型预训练中实现4.8%性能提升和70%表示效率改善,在算术泛化任务中提升35%,为AI发展指出了注重信息整理而非单纯数据扩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