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2023-2024年轻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4%左右,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25万亿元,主要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透过政策,我们不难看出背后稳经济、促消费的意图。受疫情冲击,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经历增长困境,而轻工业,作为我国消费品工业的主体,此刻在扩内需、促消费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作为制造大国,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产业链的现代化和数字化水平不高。近年来,从提出两化融合到工业互联网,工业转型升级加速,轻工企业如何借助数字技术,从传统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抓住时代新机遇?
至顶科技长期致力于记录和推动中国数字化转型进程,在业务场景与技术融合上,积累了深入的行业洞察。为了帮助更多的轻工消费品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至顶科技将与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第一届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大会。
本次大会定于2023年9月19日在北京举办。大会由主题大会、三场高峰论坛以及创新消费展组成。三场高峰论坛分别为“数字技术助力品牌发展论坛”、“数字经济推动消费出海论坛”,以及“消费品领军企业CIO闭门高峰论坛”。其中至顶科技将承办“数字经济推动消费出海论坛”,进一步探讨消费品出海的新趋势、新机遇、新挑战。
数字经济推动消费出海
随着国内消费品市场竞争加剧,轻工行业营业成本上升,库存积压大,“走出去”成为许多轻工企业的必选项。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跨境电商、跨境物流等新业态,品牌可以突破地域限制,直接触达全球消费者,提高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通过数字化技术,出海企业可以更有效的进行市场调研和数据洞察,进一步拓展海外销售渠道,更敏捷地将轻工产品销售到海外市场。
从数据上看,2022年轻工商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额953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6.5%,贸易顺差占到全国的77.1%。企业出海热情高涨,但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各国政策法规、市场竞争、消费需求复杂多样,企业出海面临流量成本高、获客难度大、合规性要求高、融资受限于国内有限渠道等困境。
为帮助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实现数字化升级,至顶科技以“数字经济推动消费出海”论坛为契机,为出海企业搭建一个专业的交流合作平台,并开展了中国消费品企业出海数字化转型案例和中国消费品企业出海技术解决方案征集活动,入选案例也将在主题大会发布。
数字技术助力品牌发展
数字技术作为推动品牌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贯穿品牌的生产、销售、分销和营销等多个环节。生产方面,数字技术可以帮助轻工品牌降本增效、提升质量、培育创新消费品。销售方面,数字技术可以帮助轻工品牌协调产销关系、管理多渠道的分销网络。
同时,随着消费需求变得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企业更需要依赖数字技术深入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打造个性化和体验化的消费场景,建立数字化的营销策略,从而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消费者忠诚度。
为推动轻工品牌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助力品牌发展”论坛,将助力品牌利用数字技术扩大品牌影响,增强品牌价值,进一步激发轻工行业的消费活力。
创新赢“消”重塑韧性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的多样化,都给轻工消费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在不断改变着行业的生态和规则。
在全新的消费市场格局下,消费品领军企业更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开发创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优化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走向可持续发展。
为了助力消费品企业更好地实现创新增长,“消费品领军企业CIO闭门高峰论坛”,将探讨新时代下消费品领军企业的转型之道,进一步推动行业创新变革。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等国家媒体将作为大会支持媒体。届时,国家相关部委、行业协会、领军企业、数字平台等各界精英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消费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各界专家学者、院士大咖、企业家领袖等权威人士将发表精彩演讲,分享消费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智。还有创新消费展、优秀示范案例和一系列重要仪式的发布,展示消费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果。
本次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大会,将推动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行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共绘消费品行业未来蓝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