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2016年8月30日,下午2点半,刘振宇准时抵达首都机场,一个小时后,他将出现在清华科技园。在那里,来自中国财经界的几家主流媒体正静候着,准备和这位昔日MSN中国总经理展开一场深度对话。
记者对刘振宇的期待,其实源自头一天的一则关于西窗科技收购微软在线(原MSN中国)的新闻,虽然只有短短的200多字,这则新闻却见诸各大媒体的显眼位置。新闻中有两条颇为引人关注的信息:收购方式是MBO(管理层收购),收购方则是新面孔“西窗科技”。随着这则新闻的刊出,此前关于微软在线的各种传闻便尘埃落定。微软在线有了新的主人,而在微软奋战了12年的刘振宇也有了全新的身份——西窗科技CEO。
现在,刘振宇的工作异常繁忙,为了全新的业务,他得在北京、上海、广东、美国等地频繁飞行。“身体上的劳顿倒是其次,现在我思考得最多的是,在经历了微软在线的高潮和低谷之后,全新的跨境业务在中国市场应该怎么做?怎样扬长避短?怎样用一个合适的策略在中国市场留下自己的足迹?”
作为一个“创业者”,这样的思考正与刘振宇朝夕相伴。
回想当初,1999年MSN成立之时,几乎垄断全球即时IM市场。到2005年,MSN的全球用户高达6亿,比Google还多出1亿。当年5月,MSN中国网站正式上线。MSN在高峰期曾一度占有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宣布关闭时,MSN服务的实际活跃用户仅为1亿多人。
不可否认,MSN在中国市场被腾讯超赶及至今天的转型,和微软公司的机制有一定关系。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微软—MSN事业部—MSN海外总部—MSN亚太总部—MSN中国”的体系中,微软很难适应快速的互联网节奏。
而对于保留了微软80%~90%老员工的西窗科技来说,是否能摆脱以往的体制束缚?刘振宇坦言,“过去的12年里,我们疯狂过,也垂头丧气过,但是走到今天这样一个地步,我觉得应该是一个波澜不惊的状况,因为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西窗科技现在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我们会以草根创业的精神,在这个市场上继续拼杀、竞争。”
其实,在2011年MSN被关闭以后,公司的经营状况一度陷入谷底,时任MSN中国总经理的刘振宇就是靠创业精神带领团队挺过来的。五年以后的今天,微软在线活过来了,而且活得非常好。用刘振宇的话说,微软在线给了董事会和股东非常好的交代,而且将跨境这个全新的业务形态培养起来了。现在,跨境业务已经能够负担起整个企业的运营成本。这件事情,如果没有一个草根创业的心态,没有一个在大的外企里面摸爬滚打的心态是做不到的。
在传统跨境行业里,可谓大佬云集,后来者几乎没有赶超的机会。不过刘振宇团队做跨境,确实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跨境这门生意,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看。”
横向来看,刘振宇认为要打开眼界。“当互联网到了第二个十年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关注国内市场,还要关注国外市场。中国每年出境游的人群是数以亿计的,中国海淘的人群更为庞大,这样的机会带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而中国企业还远远没有‘走出去’。”
事实的确如此,我们看到,大多数中国企业只顾埋头生产,不擅品牌传播。以美国市场为例,在纽约第五大道的萨克斯百货店有不少中国货,虽然都贴着“中国制造”标签,但却鲜有中国的品牌。
“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对价格产生了挥之不去的压力,而品牌产品则可以比OEM产品更为有利可图,同时参与海外市场竞争会迫使企业进行创新和改进,从而帮助它们摆脱廉价商品生产商的形象。”刘振宇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刻不容缓,在新一波互联网浪潮袭来之时,应当牢牢把握这一大好时机。
纵向来看,刘振宇认为要讲究方法。前些年,中国企业到国外开拓市场,在品牌方面通常有四种办法:一是自创品牌,比如海尔;二是贴牌生产,如格兰仕、福耀等;三是通过收购海外品牌以开拓当地市场;四是买牌生产。中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的道路上,走得很艰辛,比如做得比较好的海尔,早在1998年,就提出“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三步走国际化战略。但经历了整整18年之后,现在看来,海尔这个品牌对美国消费者来说仍显陌生。张瑞敏也曾在一个论坛上公开坦承,海尔国际化只走了“一步半”,只是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开始进入国外主流销售渠道,但还没有“走上去”。
不过最近几年,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之路有了更多的方式。2015年国庆期间,就有海尔、格力、志高、乐视等66个中国品牌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集体亮相,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不失为一种策略。但刘振宇认为,中国企业要做到精准营销,还应充分利用大数据。
毋庸置疑,国内市场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中国市场的整体盘子在变小,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导致利润急速下滑。相比之下,海外市场更广阔,更理性,欧美市场即使有价格战,但也会有一定底线,不至于像中国市场如此凶猛。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谋求更广阔的市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西窗科技团队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已经积累了多年经验,刘振宇希望西窗科技能成为中国企业链接全球的窗口,满足中国企业强大的海外需求。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迪拜Gitex 2025大会上,阿联酋成为全球AI领导者的雄心备受关注。微软正帮助该地区组织从AI实验阶段转向实际应用,通过三重方法提供AI助手、协同AI代理和AI战略顾问。微软已在阿联酋大举投资数据中心,去年培训了10万名政府员工,计划到2027年培训100万学习者。阿联酋任命了全球首位AI部长,各部门都配备了首席AI官。微软与政府机构和企业合作,在公民服务和金融流程等领域实现AI的实际应用,构建全面的AI生态系统。
Google DeepMind团队发布了EmbeddingGemma,这是一个仅有3.08亿参数的轻量级文本理解模型,却能达到7亿参数模型的性能水平。该模型在权威的多语言文本嵌入基准测试中排名第一,支持250多种语言,特别适合移动设备部署。研究团队通过创新的编码器-解码器初始化、三重损失函数训练和模型融合技术,实现了性能与效率的完美平衡,为AI技术普及化开辟了新路径。
苹果与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布名为FS-DFM的新模型,采用少步离散流匹配技术,仅需8轮快速优化即可生成完整长文本,效果媲美需要上千步骤的扩散模型。该模型通过三步训练法:处理不同优化预算、使用教师模型指导、调整迭代机制来实现突破。测试显示,参数量仅1.7亿至17亿的FS-DFM变体在困惑度和熵值指标上均优于70-80亿参数的大型扩散模型。
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首次深入研究AI编程工具Claude Code在真实开源项目中的表现。通过分析567个代码贡献,发现83.8%被成功接受,54.9%无需修改直接使用。AI擅长重构、测试和文档工作,但需要人工修正bug处理、代码风格等问题。研究揭示了AI编程工具的实际能力边界和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