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半年多以前公布推出可以演奏钢琴的人工智能程序,该人工智能程序可以将一些给定的音符变成一首歌。搜索巨头谷歌日前决定与全世界分享旗下的人工智能二重奏网络应用程序。
YotamMann是一名音乐家,同时也是码农,他是上述新的人工智能程序的幕后人。他在谷歌Magenta和Creative Labs团队的帮助下创建该人工智能程序。Mann在一个视频中解释了该人工智能程序幕后的过程以及人工智能程序如何在拿到乐谱后即时弹奏新的音乐。
Mann表示,“利用代码做音乐并不是新事物,但机器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的方法。假如我试图用更传统的编程去写人工智能二重奏程序的话,那我就必须写许多规则。”
曼解释说,假如用人工智能编程的旧方法,他就必须告诉计算机如何去对各种输入作出响应,而各种可能的输入非常多,要这样做是不可能的。他表示,“我主要是创建一个映射去告诉计算机如何做出这些决定,但音符和时间的组合太多,用人手映射是做不到的。”
Mann用神经网络训练人工智能二重奏程序,而不是用特定的规则编程。神经网络技术的工作原理有些像人类的大脑,一些人工神经元合力构成连接并且强化现存的知识。
谷歌将大量音符组合输送给上述的人工智能程序,该人工智能程序从这些数据里学习常常同时演奏或先后演奏的音符之间的连接、时间关系等等。你弹了几个音符后,人工智能二重奏程序就会将其数据与神经网络里的连接比较,再决定从几种可能里选一个连接演奏。Mann表示,不管你给的是什么,人工智能二重奏程序都会尝试给你伴奏,即使你砸几下键盘,它也会以相应的节奏和旋律给你伴奏。
Mann构建人工智能二重奏程序用到Magenta。Magenta是一个谷歌大脑团队用TensorFlow建造的开源深度学习库。人工智能二重奏的代码也是开源的,所以如果你想建造一款自己的演奏钢琴的机器人,现在可以开始了。
笔者与谷歌人工智能二重奏程序演奏的结果不是特别顺溜,但或许人工智能二重奏程序的弹奏水平不会超过弹奏伙伴吧。不管怎么样,人工智能二重奏程序还是没可能和我们玩“筷子”法合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树莓派基金会调查发现,尽管60%的家长认为编程是孩子的重要技能,但超过70%的家长表示孩子在正常课程中没有学习编程。该基金会CEO指出,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年轻人掌握技术理解和创造能力比以往更重要。超半数家长认为编程应成为必修课程,并相信学习编程能提升孩子未来职业前景。为填补学校教育空白,基金会呼吁在学校和图书馆广泛设立编程俱乐部,目标到2035年全球教授1000万儿童编程技能。
Patronus AI发布突破性研究,构建了首个系统性AI代理错误评估体系TRAIL,涵盖148个真实案例和21种错误类型。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复杂任务错误识别上准确率仅11%,揭示了当前AI代理系统在长文本处理、推理能力和自我监控方面的重大局限,为构建更可靠的AI系统指明方向。
文章介绍了AI大语言模型中最新的深度研究功能,这是目前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功能之一。作者详细解析了ChatGPT、Claude和Gemini等主流模型的使用方法,并重点展示了深度研究功能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测试,作者用ChatGPT 4.5的深度研究功能生成了一份关于1990-2025年最令人厌烦歌曲的详细报告,展示了AI如何通过思维链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文章还提到了语音交互模式将进一步改变用户与AI的交互体验。
这项研究首次从理论和实践证明AI模型可通过模仿生物睡眠-学习周期显著提升性能。研究发现AI训练中存在自发的"记忆-压缩循环",并据此开发了GAPT算法,在大语言模型预训练中实现4.8%性能提升和70%表示效率改善,在算术泛化任务中提升35%,为AI发展指出了注重信息整理而非单纯数据扩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