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根据IDC全球半年度公有云服务开支指南的最新显示,2017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及基础设施开支将达到1225亿美元,相比2016年增长24.4%。在2015年到2020年预测期间,公有云整体开支将实现21.5%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几乎是整体IT开支增幅的7倍。IDC预测,到2020年公有云开支将达到2034亿美元。
软件即服务(SaaS)仍然是占据主导的云计算类型,在2017年的公有云开支中占比近2/3,到2020年占比近60%。软件即服务开支包括应用和系统基础设施软件将被应用采购所主导,这部分将在所预测公有云总开支中占比超过一半。不过,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和平台即服务(PaaS)的增长要远远快于软件即服务,5年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30.1%和32.3%。
IDC客户洞察和分析项目总监Eileen Smith表示:“在2017年,离散制造、专业服务和银行业将在公有云全球开支方面领跑,因为他们寻求的是更高的可扩展性、更高的性能和更快地获得新技术。综合来看,这三个行业将在全球公有云服务开支中占比1/3,也就是412亿美元。”
在5年预测期内,公有云开支增长最快的行业是专业服务(23.9%)、零售(22.8%)、媒体(22.5%)以及电信(22.1%)。不过这不算什么,因为该开支指南调研的20个行业中有18个行业的5年复合增长率都超过了20%。
在公司规模方面,有将近一半的公有云开支来自于超大型企业(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而中型企业(员工人数在100-499人)在预测期内增长超过20%。大型企业(员工人数在500-999人)的5年复合年增长率最高,增幅为23.2%。不过采购优先级则取决于企业规模,除了服务器和存储硬件之外,主要产品类别包括客户管理管理(CRM)和企业资源管理(ERM)应用。
从地域来看,美国将是公有云服务最大的市场,在预测期内贡献了超过60%的全球收入。西欧和亚太(不包括日本)将是2017年开支的第二和第三大地区,分别为241亿美元和95亿美元。亚太(不包括日本)和拉丁美洲在预测期内增长最快,复合年增长率份卑微28%和26.6%。不过,8大地区中有7个地区预计在未来5年内的复合年增长率都将超过20%,其中美国增长最慢为19.9%。
IDC客户洞察和分析高级研究经理Serena Da Rold表示:“在西欧,公有云市场在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3.2%,其中公用事业、保险和专业服务是最具活力的市场领域。与美国相比,欧洲公司采用云的速度较慢,但是现在该市场正在逐步成熟,是云提供商瞄准并专注未开发的细分市场的正确时机。”
“未来4年随着云采用的扩展,云的定义和云能做什么将发生巨大变化。云将变得更加分散(通过物联网边缘服务和多云服务)、更加可信、更加智能、更专注于行业和工作负载。随着云逐步演化出重要的新能力,IDC称之为‘Cloud 2.0’,云的用途将极大地扩展,”IDC高级副总裁、首席分析师Frank Gens补充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