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IBM研究人员在墨尔本成功训练了一个Watson研究版,训练过的Watson可以识别视网膜图像的异常,因此可以帮助医生针对青光眼等眼疾的早期诊断,青光眼又名 “沉默的视力小偷”,许多患者往往直到视力已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才确诊得了此病。
IBM研究人员从2015年开始利用应用深度学习和图像分析技术,通过EyePACS分析了88000个移除了个人信息的视网膜图像,获得了一些关键性眼睛异常资料,简化了医生在诊断眼疾时的一些手工流程。
诊断眼疾通常包括对比左右眼的图像、评估视网膜扫描的质量测量视杯盘的比例,此为青光眼的主要特征之一。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眼科学系眼科研究中心项目主管Peter van Wijngaarden博士表示,“据估计至少有150000名澳大利亚人患有仍未确诊的青光眼,该数字随着人口的快速老化还将上升。”
Wijngaarden表示,“图像分析和深度学习技术在此领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
IBM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Watson将来可以检测其他眼疾的特征,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与年龄相关的黄斑病变。
澳大利亚IBM研究实验室副总裁暨主任Joanna Batstone博士表示,“认知技术和医学图像分析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医疗服务的现状。”
Batstone表示,“医学图像是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一个丰富数据来源,例如黑素瘤的风险评估及通过分析视网膜确证眼疾。认知技术在准确确认、重现及在诊断过程的临床分析效率方面的潜力巨大。”
IBM还公布了其他计划的概要,IBM将扩大认知计算的广度,并会将Watson连接到基层、关键和行为数据,以获取病人的完整视图。IBM在纽约中部6县地区将推出Watson基层保健提供商连接,参加计划的提供商达2000家。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几年前在托雷斯海峡群岛和西部金矿区进行了一项远程眼科(Teleophthalmology)试验,参加试验的护士经培训后在前线用移动设备取得视网膜图像。视网膜图像然后被发送到珀斯或布里斯班的眼科医生进行诊断。
澳大利亚电子健康研究中心是CSIRO和昆士兰健康的合资企业。其首席执行官David Hansen告诉记者,“我们可以为社区的病人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提供眼科筛查服务,我们的医生无需去病人那,病人也不用去看医生。因此许多人都可以得到这种服务,如果不用远程的话这些人是不会去做筛查的 。”
Hansen表示,“我们诊断出一些糖尿病患者,他们根本想不到自己患有这种病。有些人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经非常严重了,需要紧急治疗才能保住视力。”
此外,CSIRO的远程眼科服务已被扩展到其他领域,如伤口护理等,这些都由CSIRO珀斯分部负责运行。而第二视力(Second Sight)的Argus设备是为数不多的商业视网膜植入设备,目前用于帮助晚期退行性眼病患者恢复一定程度的视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