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尽管对于是不是已经有人打造出真正的量子计算机的说法尚存争议,谷歌却已经在着手推动量子计算机新技术的新应用和工具的开发了。
据传谷歌计划让研究人员通过云访问旗下的新兴量子计算技术,据彭博社周一的报告称,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谷歌将推出新的基于云的量子计算服务。
彭博社拿到谷歌一个介绍旗下量子硬件演示文稿幻灯片,幻灯片还介绍了一个名为“胚胎量子数据中心”的新实验室。彭博社拿到的第二张幻灯片详细介绍了名为“ProjectQ”的东西,并提到一个开源计划,旨在让“开发人员为量子计算机编写代码”。
如果上述的策略属实,那就和谷歌第一次提供云服务时的策略一样,当时一些被选中的早期采用者可以免费访问谷歌旗下的云处理服务。
谷歌正儿八经地着手量子计算的事是2013年,其时谷歌购买了最早的一台D波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以“量子位”存储信息的形式运行,“量子位”存储可对 0s、1s及两者同时编码,而不是像传统计算机只能用0和1“位”存储数据。因为量子计算机用了量子位,所以可以一次处理多个状态组合,因而比非量子计算机更强大。
量子计算机追捧者声称量子计算机是一场计算革命,因为量子计算机理论上可以比传统技术更快地解决各种难题。量子计算机可望解决一些当今硬件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速度快的一个好处是,开发人员可以降低使用云服务的相关成本,原因很简单,处理一切的一切都快多了。
斯坦福大学量子计算研究员彼得·麦克马洪(Peter McMahon)告诉彭博社,谷歌在量子计算硬件的构建上采取了“颇为开放”的态度,他预计在“将来某个时候”会见到基于云的量子计算服务。
考虑到量子计算硬件和保持量子计算机运行所需的制冷等巨大费用,基于云的量子服务肯定是有其道理的。
彭博社表示,谷歌一开始会有选择地为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提供旗下量子计算硬件的在线访问。据一位研究人员介绍,谷歌 “通过云服务开展量子机的计划颇为清晰”,谷歌还承诺会允许政府人员和学术研究人员免费访问量子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企业面临引入AI的机遇与挑战。管理层需要了解机器学习算法基础,包括线性回归、神经网络等核心技术。专家建议从小规模试点开始,优先选择高影响用例,投资数据治理,提升员工技能。对于影子IT现象,应将其视为机会而非问题,建立治理流程将有效工具正式化。成功的AI采用需要明确目标、跨部门协作、变革管理和持续学习社区建设。
这项由东京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的研究提出了UMoE架构,通过重新设计注意力机制,实现了注意力层和前馈网络层的专家参数共享。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显著优于现有的MoE方法,同时保持了较低的计算开销,为大语言模型的高效扩展提供了新思路。
美国垃圾收集行业2024年创收690亿美元,近18万辆垃圾车每周运营六至七天,每日停靠超千次。设备故障成为行业最大隐性成本,每辆车年均故障费用超5000美元。AI技术通过实时监控传感器数据,能提前数周预测故障,优化零部件库存管理,减少重复维修。车队报告显示,预测性维护每辆车年节省高达2500美元,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可靠性。
小米团队开发的MiMo-7B模型证明了AI领域"小而精"路线的可行性。这个仅有70亿参数的模型通过创新的预训练数据处理、三阶段训练策略和强化学习优化,在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上超越了320亿参数的大模型,甚至在某些指标上击败OpenAI o1-mini。研究团队还开发了高效的训练基础设施,将训练速度提升2.29倍。该成果已完全开源,为AI民主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