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尽管对于是不是已经有人打造出真正的量子计算机的说法尚存争议,谷歌却已经在着手推动量子计算机新技术的新应用和工具的开发了。
据传谷歌计划让研究人员通过云访问旗下的新兴量子计算技术,据彭博社周一的报告称,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谷歌将推出新的基于云的量子计算服务。
彭博社拿到谷歌一个介绍旗下量子硬件演示文稿幻灯片,幻灯片还介绍了一个名为“胚胎量子数据中心”的新实验室。彭博社拿到的第二张幻灯片详细介绍了名为“ProjectQ”的东西,并提到一个开源计划,旨在让“开发人员为量子计算机编写代码”。
如果上述的策略属实,那就和谷歌第一次提供云服务时的策略一样,当时一些被选中的早期采用者可以免费访问谷歌旗下的云处理服务。
谷歌正儿八经地着手量子计算的事是2013年,其时谷歌购买了最早的一台D波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以“量子位”存储信息的形式运行,“量子位”存储可对 0s、1s及两者同时编码,而不是像传统计算机只能用0和1“位”存储数据。因为量子计算机用了量子位,所以可以一次处理多个状态组合,因而比非量子计算机更强大。
量子计算机追捧者声称量子计算机是一场计算革命,因为量子计算机理论上可以比传统技术更快地解决各种难题。量子计算机可望解决一些当今硬件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速度快的一个好处是,开发人员可以降低使用云服务的相关成本,原因很简单,处理一切的一切都快多了。
斯坦福大学量子计算研究员彼得·麦克马洪(Peter McMahon)告诉彭博社,谷歌在量子计算硬件的构建上采取了“颇为开放”的态度,他预计在“将来某个时候”会见到基于云的量子计算服务。
考虑到量子计算硬件和保持量子计算机运行所需的制冷等巨大费用,基于云的量子服务肯定是有其道理的。
彭博社表示,谷歌一开始会有选择地为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提供旗下量子计算硬件的在线访问。据一位研究人员介绍,谷歌 “通过云服务开展量子机的计划颇为清晰”,谷歌还承诺会允许政府人员和学术研究人员免费访问量子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第三季度财报超华尔街预期,净收入达41亿美元。公司通过裁员等成本削减措施及软银、英伟达和美国政府的大额投资实现复苏。第三季度资产负债表增加200亿美元,营收增长至137亿美元。尽管财务表现强劲,但代工业务的未来发展策略仍不明朗,该业务一直表现不佳且面临政府投资条件限制。
美国认知科学研究院团队首次成功将进化策略扩展到数十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微调,在多项测试中全面超越传统强化学习方法。该技术仅需20%的训练样本就能达到同等效果,且表现更稳定,为AI训练开辟了全新路径。
微软发布新版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支持最多32人同时参与聊天会话的Groups功能,并新增连接器可访问OneDrive、Outlook、Gmail等多项服务。助手记忆功能得到增强,可保存用户信息供未来使用。界面新增名为Mico的AI角色,并提供"真实对话"模式生成更机智回应。医疗研究功能也得到改进,可基于哈佛健康等可靠来源提供答案。同时推出内置于Edge浏览器的Copilot Actions功能,可自动执行退订邮件、预订餐厅等任务。
纽约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ThermalGen系统能够将普通彩色照片智能转换为对应的热成像图片,解决了热成像数据稀缺昂贵的难题。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流匹配生成模型和风格解耦机制,能适应从卫星到地面的多种拍摄场景,在各类测试中表现优异。研究团队还贡献了三个大规模新数据集,并计划开源全部技术资源,为搜救、建筑检测、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