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正式提出人工智能;
1997年深蓝击败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
2016年阿尔法狗击败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
2017年Master击败世界冠军柯洁;
……
自人工智能诞生,到击败多位围棋世界冠军,这一技术在世界声名大噪,潮水退去,技术最终还应回归价值创造。
2022年4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人工智能白皮书(2022)》。报告指出,全球各国正在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并且把发展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人工智能接下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将由“技术创新、工程实践和可信安全”这一三维坐标定义和牵引。在技术层面,围绕算法和算力方面的创新将不断涌现。
近年来,随着算力的增强、算法的创新、数据资源的累积,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并与多种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带动了传统行业实现智能化转型,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医疗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为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在此背景下,安德医智与浪潮信息达成合作,充分释放自身技术和产品优势,,携手在智慧医疗领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诊疗效率,助力“健康中国”。
AI成为诊疗一体化新时代的加速器
由于政策利好,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已有诸多成熟的应用场景,如医学影像辅助诊断、药物研发、个人健康管理等。
2020年,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发出全国第一张以“影像辅助诊断”命名的医疗AI软件三类医疗器械证——安德医智旗下BioMind“天医智”颅内肿瘤磁共振影像辅助诊断软件。该软件2017年诞生于全球首个神经系统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此举意味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也标志着临床医疗领域迈入一个新的时代。
在应用落地层面,安德医智副总裁周岩介绍,把AI引入辅助诊断的初衷,是为了释放医生的时间去投入价值更大的领域,比如更多地关注诊断报告出现后的治疗阶段。目前我们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应用主要有三个特点:
算力、算法和数据是人工智能的三驾马车。BioMind“天医智”颅内肿瘤磁共振影像辅助诊断软件同样需要强大的AI算力平台、优质的算法模型,以及庞大的数据积累,而这背后离不开浪潮信息、天坛医院、安德医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共同加速构建智能化平台。
安德医智副总裁周岩提到,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具体应用在医学影像的诊断上,它的技术主要分为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影像诊断,可以看作一个算法模型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在模型训练中浪潮信息和天坛医院给与了我们很多支持。
安德医智副总裁周岩
融入元脑生态,以生态合力推进产业AI化落地
天坛医院作为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能够提供多场景和不同状态下的有效医疗数据,用于培养AI产品学习。运用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对近十年数百万影像病例进行系统训练,融合了顶级医院专家的临床经验。基于庞大且精准的数据,才能保证AI训练结果的准确性。引入AI基础数据服务,不仅加速了AI模型的开发,更有利于推进智慧应用落地到更多的医院。
但随着业务量的攀升、系统复杂度提升、应用场景不断变化,在深度学习框架核心技术和算力上支撑不足。这也是产业进行AI进程的必经之路。基于行业现状,浪潮信息提出“元脑生态”,希望帮助AI产业伙伴聚合AI多元算力平台、优质算法模型,最终实现业务智能转型升级。AI产业链应协同发展,以生态合力推进产业AI化落地。
在此背景下,安德医智与浪潮信息基于各自优势,迅速达成合作共识并展开联合创新,开发软硬件一体化医疗+AI解决方案并加速应用落地。浪潮AI服务器为安德医智提供顶级通用计算性能,在计算性能、芯片互联、数据吞吐等多方面实现了极大提升。强强联手打造出能够支持规模更大、复杂度更高的模型训练。而AI资源平台AIStation则协助安德医智提高了计算平台资源利用率,环境部署更简单,团队协作更加便捷等资源管理目标。
写在最后
疫情当下,全球疫情形势严峻,在大型的传染病早期的预警和预防方面,人工智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能力。现阶段,安德医智的肺炎CT影像辅助分诊与评估软件也投身战“疫”之中,帮助医生快速筛查CT影像,辅助诊断和筛查成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以及确诊患者的病情评估,极大地提升了整个医疗系统的诊断效率。目前该软件已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等医疗机构投入使用。
今后安德医智还将与浪潮信息展开更深度的合作,继续融合双方优势资源,开发软硬件一体化医疗+AI解决方案并加速应用落地,满足更多医疗机构、更多病种的辅助诊断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服务于人类健康,这是科技公司的企业责任,也是安德医智的愿景,未来,将把这份愿景作为企业责任坚持下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