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浪潮KaiwuDB 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的论文 FOSS: A Self-Learned Doctor for Query Optimizer 被数据库领域顶会The 40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 (ICDE 2024) 录用。论文提出了具备自学习、自诊断能力的查询优化器 FOSS,推动了基于 AI 算法的学习型查询优化技术革新,其技术创新性获得国际顶会权威认可。浪潮KaiwuDB 高级研发工程师、人大信息学院博士孙路明为共同作者。
ICDE 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举办的旗舰会议,与 SIGMOD、VLDB 并称数据库三大顶会,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 ( CCF ) 推荐的 A 类国际会议,主要聚焦设计、构建、管理和评估高级数据密集型系统和应用等研究问题,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并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此次在荷兰召开的ICDE 2024大会,吸引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MIT、斯坦福等高校及全球知名科技企业参会,共同探讨数据库、数据处理领域的先进技术问题。
近年来,数据库研究人员提出了多个基于 AI 算法的学习型查询优化器,它们或者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从头学习构建查询计划,或者通过提示(Hint)引导或者限制传统优化器的执行计划生成过程。虽然这些方法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它们却面临训练效率低下、计划搜索空间有限等方面的挑战。
本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查询优化新框架——FOSS。FOSS 的行为类似一个诊疗查询计划的医生,它从传统优化器生成的原始计划开始优化,发现其中的性能问题,并通过一系列优化动作逐步改进计划中的次优节点。与引导传统优化器行为的黑盒方法不同,FOSS 是一个白盒方法,通过优化传统查询优化器生成的计划,更好地利用专家优化知识。此外, FOSS 中还采用了不对称的收益模型来评估两个计划之间的性能差异。为了提高 FOSS 的训练效率,本文将 FOSS 与传统优化器集成以形成一个模拟环境。利用这个模拟环境,FOSS 可以自动快速生成大量高质量的模拟经验,然后从这些经验中学习以提高其优化能力。论文在 Join Order Benchmark, TPC-DS 和 Stack Overflow 等多组数据集和负载上评估了 FOSS 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OSS 在模型收敛速度、查询优化效果上优于现有学习型查询优化器,与 PostgreSQL 默认查询优化器相比,更是获得了最高 8.33 倍的加速效果。通过引入该技术,数据库查询性能、响应时间及用户体验或将有效提升,适用于 OLAP、HTAP 等数据密集型场景的查询需求。
作为业内首款分布式、多模融合、支持原生AI 的数据库产品,KaiwuDB 长期致力于为 AIoT 等重点场景提供更丰富的数据运管能力和更卓越的数据库性能,力求不断在 SQL 优化、数据库自治等重点技术上实现突破。未来也将始终坚持以先进技术打磨产品,加速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融合,为中国数据库技术创新发展、数据处理效能提升等方面贡献新思路,为政企客户伙伴提供高性能、高可用、易运维的数据服务,助力产业数字化升级与应用创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突破性的科学推理数据集MegaScience,包含125万高质量实例,首次从12000本大学教科书中大规模提取科学推理训练数据。该数据集显著提升了AI模型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七个学科的推理能力,训练的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官方版本,且具有更高的训练效率。研究团队完全开源了数据集、处理流程和评估系统。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