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增强了其低代码工作流服务Logic Apps,如今获得了C#内联操作以及在本地或其他云环境上部署工作负载的能力,同时仍然通过Azure进行管理,之前由Arc提供支持的Logic Apps则不再进行开发。
新的混合选项将基于Azure容器应用,在客户管理的基础设施之上保持运行,并通过Azure Arc代理接入云端。也就是说工作负载将采用本地处理、本地存储与本地网络访问资源,但可以通过Azure门户进行管理和监控。Logic Apps首席项目经理Kent Weare解释称,由于该服务并不依赖于云连接,所以即使网络状态偶发波动,工作负载也将继续正常运行。
微软之所以开放对本地及其他云环境的运行支持,主要是考虑到BizTalk Server迁移、法规遵从性、靠近本地业务线应用、边缘应用用例以及多云支持等现实需求。
但令人不解的是,微软还在预览版本中推出一款名为Arc-enabled Logic Apps的产品。该产品同样使用到Arc和Kubernetes,只是具体管线有所区别,使用的是Arc上的App Service、而非Container Apps。Weare表示,微软目前正致力于推广Container Apps解决方案,因此旧有预览版“已经不会得到进一步投入”。他还承诺称,新的预览版将如期正式上线。
这项新的混合服务目前正处于内部预览阶段,公开预览版计划于今年夏季稍后推出。不过开发人员需要注意的是,Azure上的Azure Container Apps同样属于预览服务。由于暂时不支持生产场景,因此请大家务必谨慎使用。
目前及未来计划推出的混合部署下Azure Logic Apps功能组合
一位客户评论称,“这项功能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可说是睽违已久。”但他们也发现其无法与Visual Studio Code正确集成。一位微软团队成员解释道,“这项新发布的功能目前仅支持Azure Portal。”
Logic Apps的另一项预览增强功能是添加了C#内联操作,但仅适用于价格更高的Standard标准套餐。在它的帮助下,开发人员可以在Logic Apps设计器中添加.NET代码,通过添加自定义逻辑更轻松地克服低代码方法的局限。
如今开发者可以在Logic App中将C#代码添加为内联操作(截图来自微软官方帖子)
另一个常见问题,就是Logic Apps与Power Automate究竟有何不同,后者同样属于工作流自动化工具。微软专门就此发表了一篇文章,解释称Power Automate其实是基于Logic Apps构建而成,但主要面向Office 365用户;Logic Apps则专门为开发人员和IT管理员所设计,能够支持Visual Stuio、VS Code以及基于Web的设计器。
Logic Apps使用的连接器与Power Platform相同,因此大多数Power Automate或Power Apps连接器均可与Logic Apps配合使用。目前受支持的连接器多达数百种,可用于接入多种Azure及Microsoft 365服务、GitHub以及其他第三方服务,包括Adobe Acrobat Sign、Amazon S3、Salesforce、Dropbox等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