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学术搜索、AI文献总结、AI阅读、论文图谱……
9月11日,百度学术在AI Day开放日上官宣进行AI重构,上线数十项新能力,打造行业首个一站式AI学术平台。百度学术由百度文库、网盘团队进行全面重构,从一个传统的学术搜索工具,全面升级为覆盖“搜、读、创、编”全链路的“Research”平台。
破解学术难题,AI重构「搜、读、创、编」全链路
百度学术于2014年上线,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学术搜索引擎。截至目前,百度学术已收录6.9亿文献资源,文献规模位列全球领先。此外,覆盖超104万学术资源站点,日均更新文献量超42万,中文文献覆盖率达97%,均位列国内第一,是全球AI能力最强大、学术资源最丰富的学术平台之一。
在最高频的「搜」上,百度学术推出「AI学术搜索+AI全网搜索」的AI专业搜索能力,并上线「AI助手」功能,搜索时可针对学术内容进行AI问答、总结等,提供更快、更准、更全面的学术搜索体验;全新上线的「论文图谱」,让用户通过可视化图谱,几分钟即可掌握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研究热点、发展脉络,甚至是不同分支的研究方向。
在「读」上,百度学术「文献总结」功能,支持批量上传100个文件,AI可以30秒生成结构化总结,帮助用户3分钟掌握文献核心内容;「AI阅读」可以精准还原文献版式,自动翻译外文文献,阅读体验更流畅。
同时,百度学术「选题推荐」、「灵感激发」等功能,可基于用户需求,自动挖掘、推荐有价值的创新研究方向,帮助用户激发科研灵感,内容可信、可用、可溯源。
在编辑上,百度学术集成了针对学术场景的文献AI编辑器,用户可以一键在线插入表格、图表、复杂公式等;AI校对润色等AI功能,帮助用户高效完成内容排版与审校。同时,百度学术已接入专业数据分析平台SPSSPRO,用户无需切换平台,即可一站式进行学术研究和数据分析。
文献规模全球领先,学术内容共建者和连接器
在AI重构之外,百度学术积极建设国内外学术资源,成为学术生态的共建者和连接器。首先,百度学术持续致力于加速学术内容传播、降低科研门槛,收录内容覆盖教育部学科分类所有专业领域,已收录2.1亿可直接获取的全文资源,其中可免费获取资源达1.6亿,位于全国领先。
此外,百度学术紧抓“学术源头”、联通“分发网络”,实现国内3大专业的学术数据库万方、知网、维普全覆盖,国际TOP10学术出版社、权威学协会达成重点合作,国家级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不断加强中外学术资源获取能力,打造中国学术繁荣生态。
同时,百度学术已搭建了420万学者主页,包括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院士等国际级院士的学者主页,致力于让从业者第一时间获取最先进、权威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百度学术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过程中,致力于提升期刊品牌知名度、扩大优质内容影响力、提升传播效果,包括免费帮助期刊进行官网认证,2022年起与中国科协技术学会联合进行卓越期刊宣传,至今已发布160余期。
未来,百度学术将打造更加综合性的学术交流平台,活动上,百度学术宣布将推出三大举措:建设独一无二的「学术身份系统」,成为学者们的「学术信誉身份证」;启动「百度全域流量赋能计划」,百度搜索将提供亿级流量扶持,将卓越学者与研究从学术圈推向公众、产业,提升百度学术的社会价值;打造「永不落幕的全球学术沙龙」,定期组织高水平国际线上研讨会与学术论坛,真正打破学术交流的时空壁垒。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为了确保生成内容的专业度,夸克算法团队已经与通义实验室成立了联合研发小组,专注于搜索推理与可信生成。
这项由伊利诺伊大学厦巴纳-香槟分校和滑铁卢大学联合完成的研究,开发了名为VideoScore2的AI视频评估系统,能够像人类专家一样从视觉质量、文本对齐和物理一致性三个维度对AI生成视频进行详细评估,并提供透明的分析过程。该系统在多项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评估工具,在准确率上提升近6个百分点,为AI视频行业提供了标准化、可解释的质量评估解决方案,有望推动整个领域的技术进步。
OpenAI于周二发布AI浏览器ChatGPT Atlas,目标是让ChatGPT成为搜索和问答的首选界面而非谷歌。该浏览器目前仅支持Mac,但正在开发Windows、iOS和Android版本。Atlas将ChatGPT设为默认搜索选项,并具备记忆功能,可结合浏览历史提供个性化答案。与其他AI浏览器不同,Atlas更专注于强化ChatGPT生态系统,为OpenAI提供更多用户数据和分发控制权,而非改善传统浏览体验。
滑铁卢大学研究团队提出批评强化学习新方法,让AI模型在学习编程的同时学会批评代码质量。CRITIQUE-CODER模型采用8:2混合训练,不仅保持编程能力还获得代码评价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让小参数模型超越大模型,4B参数版本在LiveCodeBench达59分,超越基础模型4.8分。更重要的是,批评能力可迁移到逻辑推理等其他领域,为AI训练范式转变指明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