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零零碎碎地写了一些东西,现在回过头一看,发现很多地方自己想得并不清楚,说得也就更不清楚了。写了篇文章,结果把关于“管理和技术”这样老得掉渣的事情又翻出来讲了一遍。
之前零零碎碎地写了一些东西,现在回过头一看,发现很多地方自己想得并不清楚,说得也就更不清楚了。写了篇文章,结果把关于“管理和技术”这样老得掉渣的事情又翻出来讲了一遍。
对于这个话题,大家都是有很多想法需要表达,下面讲讲自己的一些看法。
管理的意义
说起管理,可能大家都会想到分配任务,估算进度,作计划,制定制度,或者要求大家加班。
很多公司的项目经理同样也是高级程序员。管理作为模范带头的形象出现,以技术服人。
还有的项目经理以“管人”为己任,制定规章制度,约束手下的行为方式或者思考方式,时不时地拿些零碎的任务来折磨程序员。
管理分为管人和理事。有些朋友的观点是“技术不如我的没有资格管我”,还有的观点是“管理就是约束”等等。如果说狭义的管理是公司指派的管理者,那么广义的管理就是指“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有效地利用资源。
不记得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管理者可以指派,但领袖是无法由上面指派下来的。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团队顺利的完成任务。其他的都是管理的方式,不是目的。如果我们从广义的管理概念上出发,抛弃公司制定的职位限制,可以说搞技术的和管理并不矛盾。
自组织团队
以前写过一篇关于自组织团队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
看一看。
在自组织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管理者,而由公司指派的项目经理都不直接参与到开发工作中,他们存在的意义是给开发团队创造最高效工作的环境。这也是我比较提倡的管理理念。
说起自组织团队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鸟群。每只鸟只有相对局部和简单的行为规则,但一定规模的群体则表现出秩序井然,以及集体的应急行为。这似乎存在某种群体计划和管理,但事实上并没有。
管理是风
还是从鸟群来看,比如说秋天往南飞的大雁。他们没有群体计划和管理,但是小学生都知道“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那么它们怎么会这样的呢?
答案是“风”,或者说是“空气动力学”。
大雁们知道什么队形最省力,什么样扇翅膀的方式最高效。排在第一位的大雁都是经验丰富的老雁。但它并不是管理者。真正的管理者是处于无形的风。看不见的风的形态决定了大雁群的行为方式,大雁借助风的力量完成迁徙。
风对于大雁来说不是一种束缚,也不是它们的模范。但有经验的大雁能利用风来更好地飞翔,同时排在后方的大雁能借助前方的大雁扇动翅膀时带来的气流省力。所以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形,在无形的管理下带出有序高效的团队。同时团队中的成员是相互影响,相互管理的。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顺利地完成任务,所以管理就是“使之合理”。合理代表着有高效的流程、合理的制度、健康的成员关系、共同为之努力的愿景等等。
超越了工匠的工匠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可以说团队成员是团队内部关系的总和。
每个人的价值并不完全在于他的技术能力,更多的在于他的影响力。在一个团队内部来说,人的影响力就是他融入团队的一个重要标志。管理你的管理者,同时管理着你的团队。
上面说了,如果有这样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环境,那我们又能做什么?
“缘督以为经”,按照风的规则做事,充分利用管理者创造的条件完成自己的目标。
如果作为一只经验丰富的大雁,自然地会作为领队带领着团队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这个时候他就不再是一个工匠,而是一个超越了工匠的工匠。
工匠的做法是只关注眼前的活儿。作为一个艺术家,这点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软件项目的参与者,由于软件系统的日趋庞大和复杂,所以不得不“委屈求全”地和他人合作。在这个状态下,技术并不是全部的因素。
初级程序员写的代码只有编译器才能读懂,但高级程序员写的代码却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读懂。这也说明了当技术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只是关注于代码,而应该关注于人。只要关注于人,那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劳心”。
不少像我这样醉心于技术的人都认可以技术服人的方式,但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中可能以德服人的成分要多些。虽然说“以德服人”听起来有点揶揄的味道,但德高望重的人更加容易被人认可。
就比如说墨子的成功,一方面在于他的技术却是很牛,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他的影响力。
作为程序员,“劳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作为一个为了创造更高价值的程序员,则必须要“劳心”。
查看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