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软件频道带你全面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步骤

带你全面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步骤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工作成果就是写出相应的文档,都是在上一阶段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整个开发工程是有依据、有组织、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

作者:赛迪网 limeinans 来源:天新网 2008年4月22日

关键字: SQL Server SQL Mssql 数据库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3) 访问方法的设计

一个访问方法包括存储结构和检索机构两部分。存储结构限定了访问存储记录时可以使用的访问路径;检索机构定义了每个应用实际使用的访问路径。

(4) 物理设计的性能评价

① 查询响应时间

从查询开始到有结果显示之间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查询响应时间。查询响应时间可进一步细分为服务时间、等待时间和延迟时间。在物理设计过程中,要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性能评价包括时间、空间、效率、开销等各个方面。
⊙ CPU服务时间和I/O服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应用程序设计。
⊙ CPU队列等待时间和I/O队列等待时间的长短受计算机系统作业的影响。
⊙ 设计者可以有限度地控制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通信延迟时间。

② 存储空间

存储空间存放程序和数据。程序包括运行的应用程序、DBMS子程序、OS子程序等。数据包括用户工作区、DBMS工作区、OS工作区、索引缓冲区、数据缓冲区等。

存储空间分为主存空间和辅存空间。设计者只能有限度地控制主存空间,例如可指定缓冲区的分配等。但设计者能够有效地控制辅存空间。

③ 开销与效率

设计中还要考虑以下各种开销,开销增大,系统效率将下降。

⊙ 事务开销指从事务开始到事务结束所耗用的时间。更新事务要修改索引、重写物理块、进行写校验等操作,增加了额外的开销。更新频度应列为设计的考虑因素。
⊙ 报告生成开销指从数据输入到有结果输出这段时间。报告生成占用CPU及I/O的服务时间较长。设计中要进行筛选,除去不必要的报告生成。
⊙ 对数据库的重组也是一项大的开销。设计中应考虑数据量和处理频度这两个因数,做到避免或尽量减少重组数据库。

在物理设计阶段,设计、评价、修改这个过程可能要反复多次,最终得到较为完善的物理数据库结构说明书。建立数据库时,DBA依据物理数据库结构说明书,使用DBMS提供的工具可以进行数据库配置。在数据库运行时,DBA监察数据库的各项性能,根据依据物理数据库结构说明书的准则,及时进行修正和优化操作,保证数据库系统能够保持高效率地运行。

6.程序编制及调试

在逻辑数据库结构确定以后,应用程序设计的编制就可以和物理设计并行地展开程序模块代码通常先在模拟的环境下通过初步调试,然后再进行联合调试。联合调试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建立数据库结构
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DDL)编写出数据库的源模式,经编译得到目标模式,执行目标模式即可建立实际的数据库结构。

(2) 调试运行
数据库结构建立后,装入试验数据,使数据库进入调试运行阶段。运行应用程序,测试

(3) 装入实际的初始数据
在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之前,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制定数据库重新组织的可行方案。
(2) 制定故障恢复规范
(3) 制定系统的安全规范

7.运行和维护

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后,运行维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

(1) 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按照制定的安全规范和故障恢复规范,在系统的安全出现问题时,及时调整授权和更改密码。及时发现系统运行时出现的错误,迅速修改,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把数据库的备份和转储作为日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故障,立即使用数据库的最新备份予以恢复。

(2) 监察系统的性能。

运用DBMS提供的性能监察与分析工具,不断地监控着系统的运行情况。当数据库的存储空间或响应时间等性能下降时,立即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改进。例如,可通修改某些参数、整理碎片、调整存储结构或重新组织数据库等方法,使数据库系统保持高效率地正常运作。

(3) 扩充系统的功能

在维持原有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适应环境和需求的变化,采纳用户的合理意见,对原有系统进行扩充,增加新的功能。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