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微软官方一直对公司将会在下一个针对Windows的Office客户端版本(代号Office 16)提供什么内容三缄其口。
但是已经有关于这个即将发布的Office套件私人“技术预览”的信息流出,一些进行了内部测试的微软内部人士透露,这并不是我们所知代号为“Gemini”的触屏为先、Metro风格版本的Windows Office。相反,这是针对桌面Windows PC和设备的下一代Office版本预览。
The Verge的Tom Warren在9月18日发布了带有截屏的博客,据称是来自于Office 16技术预览。
根据这些截图,看上去微软将自己的“Tell Me”工具集成到了下个版本Windows中,而这个工具已经是Office Online和Office for iPad的一部分。这个工具允许用户询问如何实现Office中的一项任务,而无需阅读文档或者在Office功能区中找来找去。
此外还有一个自动图像旋转功能,帮助用户在Office文档中正确定位图像,根据截屏显示,还有一个针对Office用户的“黑色”主题新选项(目前有浅灰色、深灰色和白色的主题选项)。
除了泄漏的截屏之外,还有其他即将到来的变化,有消息人士称,这些新变化会吸引企业用户。
微软悄悄地将Excel Data Model升级到一个将会只在新Excel版本中完全支持的版本。(Excel Data Model也被有些人称为“Power Pivot”模式)如果没有新版本Excel的话,使用这种模式是不支持刷新文件、修改文件和使用文件的,不过使用老版本的用户仍然可以打开文件。
在即将发布的Office 16中,微软还将支持平移、缩放大图和智能艺术图表的功能。在Project中,微软允许用户有多个时间轴栏,以及在单一视图下的自定义日期范围。在新版本Visio中,微软将添加针对Visio文件的信息权限管理保护,那些使用Visio来研究和申请信息专利等应用的用户可能会喜欢这个功能。
微软将会对Outlook 16的外观以及在小型设备上的操作进行优化。用户可以更精细地对邮件进行同步。用户可以每一天、每三天、每七天或者每14天下载新版本Outlook中的邮件,而不是一个月下载一次。
微软还将支持附加和共享最近使用的本地文件和OneDrive(消费者版本和企业版本)上的云文件。这么做是为了让用户能够更快速地共享文件以及基于常用文件文档的协作。用户可以选择共享这些文件作为可编辑或者仅查看的链接,而不是普通的老附件选项。
微软所做的这些调整并不意味。即将发布的Office 16也许还会有更大一些的改动,但是微软越来越多地专注于率先提供云中的新功能——对于Office来说,这意味着Office 365。
我听到有传言说,微软可能会在这个秋季晚些时候(也许是2014年10月)公开预览Office 16——客户端和Exchange、SharePoint和Lync服务器。有消息人士表示,微软的计划是在2015年春季提供最终版本的Office 16(在发布的时候不一定被称为Office 2015)。这也是与传言中说微软将会推出触屏为先的“Gemini”Office应用是同步的。
一位新闻发言人表示,微软目前还没有关于下个版本Office的信息分享。微软官方也仍然没有就公司计划何时发布下个版本Office for Mac作出回应。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铠侠正在测试最新的UFS v4.1嵌入式闪存芯片,专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设计,可提供更快的下载速度和更流畅的设备端AI应用性能。该芯片采用218层TLC 3D NAND技术,提供256GB、512GB和1TB容量选择。相比v4.0产品,随机写入性能提升约30%,随机读取性能提升35-45%,同时功耗效率改善15-20%。新标准还增加了主机发起碎片整理、增强异常处理等功能特性。
上海AI实验室团队提出创新的异步拍摄方案,仅用普通相机就能实现高速4D重建。该方法通过错开相机启动时间将有效帧率从25FPS提升至100-200FPS,并结合视频扩散模型修复稀疏视角导致的重建伪影。实验结果显示,新方法在处理快速运动场景时显著优于现有技术,为低成本高质量4D内容创作开辟新路径。
谷歌在伦敦云峰会上发布Firebase Studio更新,新增Gemini命令行界面集成、模型上下文协议支持和"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提供三种AI协作层次:对话式"询问"模式用于头脑风暴,人机协作代理需开发者确认代码变更,以及几乎完全自主的代理模式。尽管谷歌声称已有数百万应用使用该平台,但目前仍需精心设计提示词,非工程师用户还无法直接创建成熟应用。
上海AI实验室联手复旦大学提出了POLAR方法,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奖励模型训练技术。通过让AI学会识别不同策略间的差异而非死记评分标准,POLAR在多项任务上实现了显著提升,7B参数模型超越72B现有最强基线,为AI对齐问题提供了全新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