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文/赵东): 5月10日早间消息,微软宣布将于今年6月关闭MSN中文门户网站,并借此将中国市场的发展重点从提供网络内容服务,转向为Windows 10设备提供软件和服务。但其实,这只是微软转型的一小部分。
早在2014年2月,微软任命萨蒂亚·纳德拉为CEO开始,微软的转型就已经在稳步推进了,而最大的改变就是拥抱开源。
2014年年底,微软公布了.NET开发框架开源计划,将这长期以来只能运行于Windows系统下的开发环境,通过GitHub开源,实现跨平台支持Mac OS X和Linux。此后,微软建立.NET社区,逐渐建立自己的开源生态。
一个多月前,微软在Build 2016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一大批创新技术、开发工具和云服务,希望能以此助力开发者和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占得先机。
凡此种种,正是纳德拉勾画以“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新微软的基石。
.NET Core开源框架实现前后端一致开发
事实上,.NET Core开源带着些不得以的意味。Java与.NET的斗争由来已久,前者是跨平台的开发,后者支持跨语言开发,二者各有拥趸。随着互联网的发展,Java以其通用性、安全性、平台可移植性赢得了全球开发者的青睐,并积累起庞大的拥护者。经过多年发展,Java在服务器端和手持设备领域已如日中天。纳德拉提出开源,其意义就在于弥补.NET的短板,实现跨平台开发。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开发平台事业部潘正磊表示,自2014年微软宣布.NET开源起,就在全力推动.NET Core运行时的跨平台发展,让广大开发者可以在Windows以外的系统环境中,复制或者延续他们在.NET技术上的投入和积累。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开发平台事业部潘正磊
据了解,.NET Core是.NET 框架最核心的部分,在包括了编程语言的编译器及运行时的基础上,加入了对ASP.NET Core 以及对通用Windows 应用的支持,重新打包成一个轻量化、模块化的框架。潘正磊表示,.NET Core从一开始就是为开源、跨平台设计的,所有 .NET Core 的源代码均已公开在 GitHub 上,而且一直是人气很高的项目。
.NET Core的跨平台特性让.NET得以运行于Linux和Mac系统环境中,因此可以在跨平台开发场景中,实现前后端的开发一致性,提升开发效率。网易游戏最新推出的移动游戏《绝代双骄OL》在开发过程中即得到了.NET Core的支持。
据网易公司雷火游戏事业部产品总监周锋介绍,这款游戏采用了同样是.NET基金会成员的Unity引擎开发前端(客户端),而通过.NET Core框架开发后端(服务器端)并顺畅运行在网易的Linux服务器上。
“通常,一款游戏的开发需要18个月到20个月,但是通过.NET Core框架开发我们只用了14个月左右,这还是在我们的开发团队只有四个人,并且大多数人都是新人的前提下。”周锋表示,“这是因为,以前需要分别使用两种开发语言进行前端和后端的开发,其中需要大量的业务逻辑转换工作来实现前后端的对接。而现在,.NET开源直接实现了前后端的一致开发,从而将人员和时间减少了30%,而且其单服务器支持1万人同时在线游戏的性能,也很好地满足了游戏运行的需求。”
网易公司雷火游戏事业部产品总监周锋
微软一位不知名的技术人员向记者透露,从2014年.NET开源起,微软经历了非常痛苦的阶段,所幸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社区的发展情况不错,尤其是中国开发者的代码贡献质量较以往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微软开源技术企业级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Xamarin为.NET开发实现跨平台
如果说.NET开源逐渐得到开发者的认可,那么Xamarin就是“一呼百应”。早在微软宣布收购Xamarin以前,业内就对此收购呼声甚高,开发者的心意非常明显,就是希望微软能够通过收购Xamarin实现真正的开平台开发。
今年3月,微软完成Xamarin的收购,这也是微软为.NET开发者拓展跨平台开发前景的重要举措。目前,微软各个版本的Visual Studio都将全面整合Xamarin功能,包括免费的Visual Studio Community版,此外还有供Mac用户免费下载的Xamarin Studio Community版。
微软将Xamarin整合到Visual Studio中的举措,不仅降低了每位开发者为每个平台开发应用的门槛,在Visual Studio里,用户就可以直接用C#语言为iOS、Android、Windows等多个平台开发真正原生体验的应用,对企业开发来说,这将大幅降低了开发团队的技术成本,并提供良好的项目与代码管理基础。
据了解,Xamarin的Mono Project 和SDK将会开源,包括运行时、类库和命令行工具,它们作为 .NET基金会的一部分陆续推出。因此,开发者和企业现在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利用.NET运行时为移动、桌面或者云环境开发软件、嵌入设备或者游戏引擎,也让C#可以更简单地整合到iOS、Android、Windows,乃至Xbox One以及更多面向未来的应用平台中去。
潘正磊表示,Xamarin的SDK将作为.NET基金会的一部分逐步开源,在刚刚结束的Evolve 2016大会上,微软宣布将Xamarin的运行时开源;而其它的类和命令行工具也将在未来几个月陆续推出。此外,微软还在Build 2016上宣布Mono将遵循MIT许可协议,此举扫清了开发者在应用开发上的法律障碍,使其可以方便用于各种开发场景,包括嵌入式应用以及在游戏和其它应用中嵌入 Mono 作为应用引擎。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Xamarin已经服务于1.5万家企业客户,在中国也得到了开发社区的广泛的关注。微诊集智(vZhen)是一家互联网医疗服务创业企业,他们通过“微诊患者综合服务平台”将院后服务随访拓展成了全面的疾病和健康管理服务解决方案,以云端服务和移动应用搭建起了医院、医生、患者多方参与的医院信息化和患者健康管理平台,目前已经服务数个主要医疗单位的上千位医生,覆盖十余万患者。
微诊集智从两年前成立时起采用了Xamarin的跨平台开发技术,以Visual Studio和C#为基础开发跨平台的移动应用。通过简化、优化跨平台开发部署流程,帮助这家只有30人的初创企业大大提升了研发效率,节约了一半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让小公司也有机会发挥更大的创新潜力。
云支撑一切
实现了前后端的跨平台跨语言开发后,微软在云端亦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潘正磊表示:“提到云计算,大家可能最先想到把信息搬到云上,这可以起到托管的作用,但并不是真正的高效生产力,因为云计算远远不止于简单地把东西上传到云端,最主要的是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包括认知服务、流媒体服务,以及支持物联网、大数据等,我们更希望客户能够用这些新功能为企业打造新的商务价值。”
据透露,微软云计算希望打造一个智能平台,并通过三个着重的方向体现微软的技术能力:
潘正磊表示:“我们的团队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各种好用的工具,帮助开发人员和团队使用各种技术,让企业团队利用云上服务实现数字转型,这也是微软在大的云计算环境中独特的方向。”据了解,微软云服务在支撑开发者创建各种新应用上,主要包括:
潘正磊坦言,相对于竞争,微软更期待合作,“我们希望对所有技术持一种非常开放和欢迎的姿态,不管是甲骨文、Linux,或者IBM,我们都非常欢迎与之进行合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全新搜索方式出现,字节发布宽度优先搜索基准WideSearch,垫底的竟是DeepSeek
阿里巴巴团队推出DeepPHY,这是首个专门评估AI视觉语言模型物理推理能力的综合平台。通过六个不同难度的物理环境测试,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推理任务中表现也远低于人类,成功率普遍不足30%。更关键的是,AI模型虽能准确描述物理现象,却无法将描述性知识转化为有效控制行为,暴露了当前AI技术在动态物理环境中的根本缺陷。
GitHub CEO声称AI将承担所有编程工作,但现实中AI编程工具实际上降低了程序员的生产效率。回顾编程语言发展史,从Grace Hopper的高级语言到Java等技术,每次重大突破都曾因资源限制和固有思维遭到质疑,但最终都证明了抽象化的价值。当前AI编程工具面临命名误导、过度炒作和资源限制三重困扰,但随着技术进步,AI将有助于消除思想与结果之间的障碍。
AgiBot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开发出Genie Envisioner机器人操作统一平台,首次将视频生成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该系统通过100万个操作视频学习,让机器人能够预测行动结果并制定策略,在多个复杂任务上表现优异,仅需1小时数据即可适应新平台,为通用机器人智能开辟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