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软件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保险行业也不例外。作为一家业务范围涵盖商业、工程、信用保证、意外健康、财产、责任和机动车辆等业务品种相关的多种保险产品的国内大型保险集团公司,随着公司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的迅速发展,部署了大量开源软件,在受益于开源技术的同时,开源技术管理的困难与风险也与日俱增,迫切需要规范开源技术的管理,努力从“被动接受”向有计划、有目标的“主动探索”转型,于是,开源治理的需求被提上了日程。
开源软件治理需求凸显
通过梳理企业的开源软件使用发现,该集团企业在开源软件导入过程中,缺乏统一的准入标准和指导,各项目组对于开源软件的种类、版本的采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开发人员自身对于开源软件的熟悉程度,缺乏合理的评估过程,从而导致系统中的开源软件纷繁复杂,给运行维护带来众多弊端。这些弊端主要体现在:
1. 开源软件使用类别众多,制约自动化运维的实施;
2. 开源软件版本众多,版本收敛困难;
3. 技术路线不清晰;
4. 开源生态使用趋势没有统一的指导和准入标准;
5. 使用过程缺乏最佳实践指导。
同时,开源软件在不断发展变化,新的种类、新的特性不断涌现,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建立一个长效的开源软件导入评估机制也是需要纳入考虑的。因此,建立一个全面的、合理的导入规范迫在眉睫。
技术+流程+文化构建治理方案
通过对集团开源软件使用情况的调查,结合用户规范开源软件使用、防范风险,以及持续优化的需求,项目组确定了开源技术评估的模型,建立了开源管理的专家库和开源实验室的虚拟组织架构,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一套开源技术的管理流程,形成了有该公司特色的开源技术管理办法。具体步骤如下:
1. 构建开源治理的虚拟组织
该虚拟组织由以下角色组成:
• 战略角色:指导客户从战略层面如何结合业务需求及诉求,动态规划开源战略路线;
• 运营角色:指导客户定义并落实开源软件治理的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工作,例如从开源需求收集,到准入评估管理,从白名单建立到日常技术运营能力提升;
• 技术角色:指导客户的内部及外部专家,如何遵循企业开源战略及运营要求下,进行开源技术拓展研究,开源软件经验总结,创新课题开展等。
2.确定开源软件治理工具平台
该工具平台作为开源软件准入流程电子化的载体,开源软件成熟度评估模型的载体,开源技术库白名单的维护管理数据库,及对所有开源技术全生命周期追踪管理。
3. 打造开源文化
打造客户的内部开源社区,基于自主可控、敏捷灵活、引领创新的开源文化,各部门挑选开源治理大使来共同维护社区,作为内部社区与部门之间的桥梁,推动开源文化的传播。
该项目获得该保险集团的高度认可,该公司会继续深化推动开源治理相关工作。接下来,会通过丰富开源软件成熟度评估模型和现有开源软件黑白名单构建,实现电子化平台持续优化,并逐步形成内部文化的优化实现对外输出,打造成为行业的标杆治理体系,最终通过信通院的企业开源治理成熟度评估,为客户的业务实现构建高标准、强管控风险、高效的平台运作和业务的全面覆盖。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团队推出首个AI物理推理综合测试平台DeepPHY,通过六个物理环境全面评估视觉语言模型的物理推理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预测和控制方面仍远落后于人类,揭示了描述性知识与程序性控制间的根本脱节,为AI技术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微软八月补丁星期二更新修复了超过100个漏洞,其中包括8个关键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影响DirectX、Hyper-V、Office等多个产品。此外还修复了Windows NTLM权限提升漏洞、Hyper-V信息泄露漏洞等。值得关注的是Windows Kerberos权限提升漏洞CVE-2025-53779,虽然已有公开利用代码但暂无实际攻击证据。SharePoint的两个漏洞也需重点关注,特别是RCE漏洞CVE-2025-49712可能与已知认证绕过漏洞组合使用。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