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亚马逊平台上既卖自营商品,也卖第三方卖家商品,俗话说,就是既当裁判也当运动员。但现在,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亚马逊正在大量砍掉自有品牌。这一消息在跨境电商圈里引发了热议。
据了解,亚马逊将在30个服装自有品牌里淘汰27个,只留下Amazon Essentials、Amazon Collection和Amazon Aware。一些淘汰的品牌商品将继续在网站上销售,直到库存售罄。同时,清理完当前库存后,亚马逊还会淘汰自有家具品牌。截至2020年,亚马逊有超过45个自有品牌,共24.3万产品,削减后Amazon的自有品牌数量将减少到20个以下。
对此Amazon自有品牌副总裁Matt Taddy表示,“我们始终根据客户的需求做决策,在确定某些自有产品不吸引顾客后,公司便考虑淘汰这些产品。我们了解到客户更喜欢我们的大品牌,比如Amazon Basics和Amazon Essentials,它们品质好,价格优惠。”
其实不难看出,这个决定,一方面是控制成本。为了应对经济下滑和收入增长放缓,亚马逊CEO Andy Jassy一直在各个层面大力削减成本,暂停了企业招聘,还在今年裁员了27000人。砍掉盈利不好的品牌,也是在剥离不良资产。
另一方面,亚马逊自有品牌一直是反垄断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这一举措也是为了应对反垄断审查。此前第三方卖家质疑亚马逊高管不当获取商家数据,开发其竞争产品,品牌们指责亚马逊抄袭他们的产品,并以更低的价格定价。
在反垄断监管机构对亚马逊和其他几家大型科技公司进行为期16个月的调查期间,亚马逊创始人兼时任CEO Jeff Bezos说:“我们有一项政策,禁止使用卖家特定数据来帮助我们的自有品牌业务,但我不能保证这项政策从未被违反。”不过亚马逊表示,其自有品牌的销售额仅占总销售额的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新加坡人工智能机构与阿里云发布全新大语言模型Qwen-Sea-Lion-v4,专门针对东南亚语言和文化特色进行优化。该模型结合阿里云Qwen3-32B基础模型和大量东南亚地区数据集,在东南亚语言模型评估榜单中位居开源模型首位。模型支持119种语言,能在32GB内存的消费级笔记本上运行,采用字节对编码技术更好处理非拉丁文字,并具备3.2万词元上下文长度,可执行文档级推理和摘要任务。
中科大联合快手等机构推出VR-Thinker技术,首次实现AI视频评判员的"边看边想"能力。该系统通过主动选择关键画面、智能记忆管理和三阶段训练,在视频质量评估准确率上达到75%-82%,特别擅长处理长视频场景,为AI视频生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AI智能体是下一代业务自动化工具,不仅能对话交流,还能执行复杂任务。与ChatGPT聊天机器人不同,它们可在最少人工干预下规划并完成工作。文章介绍了五个高影响力应用:自动化客户服务解决方案、销售CRM管理、合规自动化、招聘筛选与排程、市场情报报告。这些应用都具有重复性工作流程、依赖结构化数据、遵循可预测规则等特点,能够释放员工宝贵时间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
微软研究院发布BitDistill技术,通过三阶段优化将大型语言模型压缩至1.58位精度,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实现10倍内存节省和2.65倍速度提升。该技术包括模型结构稳定化、持续预训练适应和知识蒸馏传承三个关键步骤,解决了模型量化中的性能衰减和规模化问题,为AI模型在资源受限设备上的高效部署提供了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