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激烈的软件行业竞争环境下,优质的软件质量已成为企业立足的重要基础。而优质的软件质量,离不开高效而严谨的测试流程。因此,测试用例管理规范的标准化,对于提升软件质量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近日,由中关村智联软件服务业质量创新联盟软件测试分委会组织,华为、中兴通讯、深圳联友、联想、Testin云测、北京奕斯伟、苏州市软件评测中心、中信银行、中债金科、河南科评等公司共同参与制定的《测试用例管理规范》团体标准于2023年11月30日正式发布,自2023年12月01日实施。
《测试用例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在广泛征集意见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一套适用于各种软件测试环境的通用规范,涵盖了测试用例的设计、管理、执行、评估等多个环节。主要是将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技术与测试理念相结合,让测试从自动化走向客户化、云化、服务化、智能化,实现“任何可测试的特性应该在第一时间被测试执行”。
《测试用例管理规范》团体标准的发布,标志着软件测试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首先,它为软件测试流程提供了统一的操作规范,降低了行业内的学习和交流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测试用例管理的复杂性。其次,这份标准使得软件测试过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提高了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此外,这份标准还有助于推动软件测试行业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试用例管理的技巧和方法,提升个人技能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它为软件测试公司提供了统一的服务和产品标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在此次《测试用例管理规范》团体标准的制定过程中,Testin云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凭借其在软件测试领域的丰富经验和专业技术,Testin云测为标准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持。Testin云测的参与,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也彰显了其对于推动软件测试行业发展的决心和责任。同时,Testin云测也将积极应用和推广这份标准,为客户提供更加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服务。
随着AI、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测试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例如,如何将AI等先进技术融入到软件测试流程中,如何处理大数据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都是未来标准化工作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大模型在软件测试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制定相关的测试用例管理规范,如何评估大模型的性能和效果,也将成为未来标准制定的重要方向。
总的来说,虽然软件测试领域的标准化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但是,这也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期待看到像Testin云测这样具有深厚技术积累和行业影响力的企业,能够继续发挥关键的领导作用,引领软件测试行业的标准化进程,推动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最新数据显示,Windows 11市场份额已达50.24%,首次超越Windows 10的46.84%。这一转变主要源于Windows 10即将于2025年10月14日结束支持,企业用户加速迁移。一年前Windows 10份额还高达66.04%,而Windows 11仅为29.75%。企业多采用分批迁移策略,部分选择付费延长支持或转向Windows 365。硬件销售受限,AI PC等高端产品销量平平,市场份额提升更多来自系统升级而非新设备采购。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出LangScene-X系统,仅需两张照片就能重建完整的3D语言场景。该系统通过TriMap视频扩散模型生成RGB图像、法线图和语义图,配合语言量化压缩器实现高效特征处理,最终构建可进行自然语言查询的三维空间。实验显示其准确率比现有方法提高10-30%,为VR/AR、机器人导航、智能搜索等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新一代液态基础模型突破传统变换器架构,能耗降低10-20倍,可直接在手机等边缘设备运行。该技术基于线虫大脑结构开发,支持离线运行,无需云服务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在性能基准测试中已超越同等规模的Meta Llama和微软Phi模型,为企业级应用和边缘计算提供低成本、高性能解决方案,在隐私保护、安全性和低延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IntelliGen AI推出IntFold可控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不仅达到AlphaFold 3同等精度,更具备独特的"可控性"特征。该系统能根据需求定制预测特定蛋白质状态,在药物结合亲和力预测等关键应用中表现突出。通过模块化适配器设计,IntFold可高效适应不同任务而无需重新训练,为精准医学和药物发现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