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移动时代,由于社交依赖、时间碎片以及场景变化使人们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增大。为了探讨如何满足用户新需求,在5月5日召开的第6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腾讯“下一代移动生活”主题分论坛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了《手机浏览器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手机浏览器作为信息获取主要渠道,其未来发展必须与用户获取信息的特征紧密相连,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真正做到比用户更早的知道用户想要的信息。
《白皮书》称,移动互联网把用户的每个碎片化时间都已填满,人们在不同场景都可以进行信息的获取,而同时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更加自发性和个体化,这使用户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化。在信息过载的今天,人们所要面对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获得更多信息”,而是“我想获得什么信息”和“什么信息真有用”。
针对信息过载,QQ浏览器首席产品架构师叶骏站在人与信息关系的角度上,首度在业界引入“熵”的概念来呈现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紊乱状况。叶骏表示,熵是信息总量与信息价值的比值,熵值越低代表用户获取的信息更具有价值。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多终端、多入口、多社交”的信息获取状况,信息总量变得无法估量,下一代浏览器应该提高信息价值从而降低熵值。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赵曙光认为,“面对信息过载,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下,给不同的人发出个性化的、不同的搜索结果,成为下一代浏览器有效的降熵之道”,在他看来,QQ浏览器背靠腾讯大生态系统,有着天然的大数据资源和社交化基础、庞大的活跃用户以及用户活动行为需求数据,具备为用户定制个性化内容的独有优势。
《白皮书》认为, QQ浏览器借助天然的统一账号优势,及腾讯15年的数据积累,可以更好打通与社交相关信息,并从衣食住行全方位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此外,基于用户多元化、多维度的信息需求,QQ浏览器通过搭建轻应用平台,解决诸多长尾Web App的信息冗余问题。而其强大的X5内核和精准的push技术,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有效信息,动态匹配用户情景,有效实现降熵。
《白皮书》最后提到,想要达到手机浏览器质的飞跃,就必须转变手机浏览器的架构理念:从用户主动获取信息,转变为让信息主动追赶用户。叶骏表示,按照用户的需求筛选整合信息,将有用的信息精准呈现到用户眼前,先一步用户所想,给用户所需,成为QQ浏览器开启“让信息追赶用户时代”的使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国Oxford Quantum Circuits公司在曼哈顿数据中心安装了纽约市首台量子计算机,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快速高效的AI程序运行服务。该公司计划未来3-5年投资数千万美元,部分用于采购英伟达芯片进行集成。这一"量子-AI数据中心"项目预计将显著提升数据生成效率,特别有利于金融领域应用。
阿里巴巴联合浙江大学开发的OmniThink框架让AI学会像人类一样慢思考写作。通过信息树和概念池的双重架构,系统能够动态检索信息、持续反思,突破了传统AI写作内容浅薄重复的局限。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文章质量各维度均显著超越现有最强基线,知识密度提升明显,为长文本生成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 AI宣布完成超过10亿美元的C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大机器人生产、构建英伟达GPU基础设施以加速训练和仿真,并扩展人类工作生活数据收集。该公司目标是在未来四年内交付10万台人形机器人,其Figure 02机器人搭载Helix AI智能系统,能够理解未见过的物体并做出合理行动。英特尔、英伟达、LG等公司参与投资。
腾讯混元3D 2.0是一个革命性的3D生成系统,能够从单张图片生成高质量的带纹理3D模型。该系统包含形状生成模块Hunyuan3D-DiT和纹理合成模块Hunyuan3D-Paint,采用创新的重要性采样和多视角一致性技术,在多项评估指标上超越现有技术,并提供用户友好的制作平台。作为开源项目,它将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门槛,推动3D技术的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