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众所周知,Kubernetes已经成为云容器编排的一种程序。红帽在2015年年初的时候加入Kubernetes阵营。今天,红帽全力投入,发布了红帽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7。
这个最新版本的红帽企业级Kubernetes容器应用平台旨在构建和管理从数据中心到公有云的容器。当红帽说公有云的时候,它可不是在开玩笑。红帽现在让客户可以直接从红帽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7直接访问Amazon Web Services (AWS)。这项集成也让AWS用户可以更容易配置和部署来自OpenShift的这些服务,提供了单一的企业级支持路径以满足客户需求。

在发布的时候,可通过红帽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7直接访问的AWS服务包括:
• Amazon Simple Queue Service (SQS)
• Amazon 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s (RDS)
• Amazon Athena
• AWS Route 53
• 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s (S3)
• Amazon Simple Notification Service (SNS)
• Amazon ElastiCache
• Amazon Redshift Simple Email Service (SES)
• Amazon DynamoDB
• Amazon Elastic MapReduce (EMR)
红帽并没有放弃私有云。相反,认为未来是混合云的未来。,并且计划通过将跨公有云和本地资源的服务捆绑到基于OpenShift应用,来帮助打造这一愿景。这将为云原生的企业应用提供一致的、基于开放标准的基础。
红帽公司OpenShift首席开发者Steve Pousty,最近在Linux基金会举办的Open Source Summit峰会上表示,Kubernetes是一个"面向使用容器的云原生计算的通用操作平台"。他补充说,"对于红帽来说,Kubernetes是云Linux内核。未来所有人都将在这个基础设施上构建应用"。
事实上,红帽并不是唯一一个把Kubernetes视为混合云未来粘合剂的公司。451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实施了云战略的企业正在使用两种(或者更多)不同的云环境,包括本地私有云、托管私有云、以及多种公有云。而且有越来越多为数字化转型开发的现代应用,依赖于松散耦合的组件和微服务,让云之间的一致性成为一个重大挑战,但是红帽声称红帽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7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红帽并不是唯一一家尝试这种做法的厂商,Cloud Foundry也在采取类似的方法。
OpenShift Container是通过为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提供单一平台,在此之上一致地跨混合云基础设施构建、部署和管理应用,从而做到这一点的。这帮助企业为现代应用和传统应用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实现更大价值。该平台是构建在开源程序上的,包括Docker、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HEL)以及Kubernetes。
为了实现这一点,红帽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7包含了OpenShift Service Catalog。这让IT组织能够将任何运行在这个OpenShift平台上的应用连接到各种服务,不管这些服务是运行在哪。
这个OpenShift Service Catalog采用Open Service Broker API标准,让开发者能够搜索、配置和将应用服务捆绑于OpenShift应用。这还让管理员可以更加安全、更一致地为最终用户提供新服务。这有助于让开发团队从深度了解服务创建或者服务使用情况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放在开发应用以提供业务价值而不是采购服务上。
为了进一步简化,OpenShift Container中也包含了OpenShift Template Broker,这项功能可以将任何OpenShift Template转换成为使用OpenShift应用开发者可发现的服务。这里的模板就是OpenShift对象列表,这些对象可以在特定参数中实施,使得用户可以更容易部署基于微服务的、可复用的复合程序。
有了这次新发布的红帽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7,你可以使用Ansible DevOps程序通过OpenShift Service Catalog用于配置和管理服务。OpenShift Ansible Broker让用户在OpenShift平台上或者平台外配置复杂的服务,帮助简化和自动化复杂的工作流程。
此外,OpenShift Container还包含了OpenShift Application Runtimes。这是一套测试版运行时间,可以帮助程序猿构建和部署他们的第一个云原生应用。此外还包括Red Hat Container-Native Storage 3.6,这是一个软件定义的存储,源自于Red Hat Gluster Storage,可处理内部和来自云的容器存储。
最后,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7的功能还包括:
• Network Policy已经不在Technology Preview中了。这让项目管理员可以讲网络规则和策略用于针对特定OpenShift池中的入站流量。
• Prometheus是一个开源系统监控和警告生态系统,现在是Tech Preview的状态。
• 通过所有这些,你可以清楚地看到,Red Hat的长期目标是成为混合云强大玩家。Linux虽然重要,但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维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对58个大语言模型在单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调查,将模型分为基础、文本桥接、空间多模态、表观遗传和智能代理五大类,涵盖细胞注释、轨迹预测、药物反应等八项核心任务。研究基于40多个公开数据集,建立了包含生物学理解、可解释性等十个维度的评估体系,为这个快速发展的交叉领域提供了首个系统性分析框架。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纽约金融分析师日活动中表示,公司已准备好迎接AI浪潮并获得传统企业计算市场更多份额。AMD预计未来3-5年数据中心AI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80%,服务器CPU收入份额超过50%。公司2025年预期收入约34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160亿美元。MI400系列GPU采用2纳米工艺,Helios机架系统将提供强劲算力支持。
西湖大学王欢教授团队联合国际研究机构,针对AI推理模型内存消耗过大的问题,开发了RLKV技术框架。该技术通过强化学习识别推理模型中的关键"推理头",实现20-50%的内存缩减同时保持推理性能。研究发现推理头与检索头功能不同,前者负责维持逻辑连贯性。实验验证了技术在多个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中的有效性,为推理模型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