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M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不是个新名词,但近年来 BPM 这个名词、概念、或背后所隐含的系统,却分从管理与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两股趋势汇流而成一股新的风潮,是管理与 IT 前所未见的大融合,以排山倒海之势,风驰电掣般蔓延开来,俨然以下一个杀手级应用 (Killer Application) 之姿态出现。
这股风潮可由著名的研究机构与大师的报告与观察窥见一斑:
Howard Smith 与 Peter Finger 认为:「第三波 BPM 是重新定义企业未来五十年竞争优势的突破性进展。」
Michael Hammer 在 Agenda ( 中文译为《议题致胜》 ) 一书中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策略,更来自于能实现策略的流程执行力。」
Delphi Group 著名分析师 Barry Murphy 表示在未来的 12 个月内,有超过 70% 的企业正在部署或评估 BPM 解决方案。
根据 Gartner 调查,到 2005 年之前至少有 90% 的大型企业将在企业内运用 BPM 系统。
Forrester Research 针对 528 家北美 IT 决策者做调查,发现到采用 BPM 的公司家数在大量增加,自 2002 年中起从 11% 上升至 33% 的公司不是正在使用,不然就是正在计划导入当今的 BPM 技术。根据市场热烈反应,可预期在 2006 年以前会出现高达 340 亿美金的 BPM 软件市场大饼。
这样一块潜力十足的市场大饼当然吸引者许多来自各个不同领域的 ISV (Independent Solution Provider) 厂商前仆后继地加入 BPM 的战场。厂商从 EAI (Tibco) 或 B2Bi (Biztalk) 、工作流程管理 (Italio, Flowring) 、入口网站 (Brovision) 、系统平台 (IBM, BEA) 、到数据库服务器 (Sybase, Oracle) 的大厂也加入战局,并推出各以原来领域专长为主的 BPM 类似解决方案。这些软件大厂为了能快速进入这个市场,积极进行了一连串并购 Workflow/BPM 厂商的动作,热闹非凡,例如 IBM 买了 HoloSoftx (2002) 、 CrossWorlds 、及 Metamerge ; Tibco 分别在 1999 年 2004 分别买了 Xerox Inconcert 及 Staffware ; Oracle 今年六月买了 Collaxa ; Adobe 的 Adobe Workflow Server 的前身是 JetForm 公司的 InTempo 。
势之所趋
这股风潮背景来自于企业 e 化,造成了企业内部有无数个自动化的孤岛 (Island of Automation) 的结果。由于软件包 (Packages) 或解决方案彼此要能沟通与相互整合,不是有先天上的限制无法达成或是花费的代价太大,所以对企业来说让这些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就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
目前普遍性的整合方式是从 IT 切入,透过数据层次 (Data-Level) 来整合,如透过共享数据库,或者藉由应用程序接口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来沟通或存取数据,也可以透过 EAI Solution 进行系统间之信息流整合, EAI 可以让系统与系统彼此透过传递讯息 / 数据来整合。
Web Services 则是 BPM 风潮的一个重要 IT 驱动力 (Enabler) 。它可以让跨平台及跨语言的应用系统整合变得容易且可行。应用系统可以根据 Web Services 标准加上一层接口,包成一个服务组件而被其它的应用程序所呼叫来传递信息。 Web Services 也是实现 SOA (Services-Oriented Architecture) 的基础。 SOA 是一个软件整合框架 (Integrated Framework) ,让处于各种平台中的连结松散 (Loosely Connected) 的应用程序 / 组件,达成在异质环境中交换数据与流程的目的。 Web Services/SOA 可以让系统在应用程序的层次 (Application-Level) 上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