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没有任何一家软件公司会宣称自己的产品永远不会过时,除非他们暗示其所提供的产品拥有“普遍适用”的软件能力。
要证明这种“能力”的存在相当困难,至少在纯技术层面上几乎不可能。二三十年来,CIO 们一直试图通过引入企业级的IT 标准能让这种能力兑现。从上世纪80 年代大行其道的企业数据模型(Enterprise Data Model,EDM),到上世纪90 年代的企业软件总线(Enterprise Software Bus,ESB)浪潮,一直到企业应用集成 (Enterprise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技术的昙花一现。这种可以类比于“工业革命后制造业所产生的标准工艺、齿轮”的软件服务标准,似乎仍然在软件工程师的图纸上,而没有来到现实中。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企业信息化所面临的难题并非是技术性的,而是业务性的。要理解在企业级计算领域,技术发展为什么不能直接给组织带来突破性的应用创新并不难。这是因为大型商业软件的开发、实施、维护必须贴近客户,实施一套ERP系统会耗费企业一两年甚至数年时间,大型商业软件公司的工程师和咨询人员必须要耐心地与用户的决策层、部门主管、普通员工进行反复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培训他们。而其他软件开发领域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完全不用为喜欢上网打扑克牌的家庭主妇召开研讨会,改进软件功能。
由此可见,企业级IT应用缺乏的不仅是把“软件服务适应业务需求”的复杂过程降到技术架构的工具,更缺少在实施过程中同时具有集中高效又松散灵活的流程与策略。SOA似乎具备了这种“能力”,因此其拥趸称SOA可以横跨在技术和业务之间,第一次将“技术实体”和“业务实体”对等起来。SOA可能承载这种普适能力,使得拥护SOA的软件公司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两家,而是整个行业不约而同地集体“膝跳反射”。在他们看来,如果SOA意味着一个新的软件时代,那还不如早点抛出橄榄枝。尽管不是所有的软件公司都有实力迅速发布SOA软件产品,但既然同行都已经“SOA化”了,自己不表个态就是落伍。
但是所谓“企业必须拥有的业务灵活性”到底灵活到什么程度才算够?而什么又是检验这种普适能力的标准?
这个问题击中了所有的人。我们在思考软件技术和企业信息化发展之际,应该反思一下我们是否预设了太多“假设前提”。不可否认,全球商业环境几十年来的演化过程中,IT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也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各种实时企业、虚拟企业的形成,新产品、新服务像“传送带上的产品”一样出现,已经无法脱离IT的支持和推动。但是如果没有理性的判断和精确的分析方法,任何IT 创新都可能导致代价极为昂贵的错误投资。
很显然,在短时间内,再精明的CIO 也无法辨别“炒对一个概念”和“炒一个对的概念”的区别。因此,软件厂商如果想证明“软件能力= 业务能力”,那就请回答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企业的所有流程都被改造成可以随时组装的服务,运行在一个“普遍适用”的大平台上,而各种“服务”的资源库又无限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是否意味着一家生产拖拉机的公司在发现了新经济浪潮中的金矿后,就可以大喊一声“汽车人变形”,迅速地化身为另一家企业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如果没有企业可以成为变形金刚,那企业拥有普适的软件能力也不过是多了一把“屠龙刀”。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