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病毒背后利益黑手:总代理向全国招商叫卖

ZDNet软件频道 时间:2009-11-04 作者: | 网界网 我要评论()
本文关键词:盗号木马 病毒防范 网络病毒 Windows
涉案3000多万元的“8·2”制作传播“温柔”系列木马团伙案,8月11日在江苏徐州鼓楼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有16个省市的110人涉案。网络病毒非法入侵各类网站1200多个,至少造成800多万个游戏玩家的游戏账号密码、游戏装备被盗,使13家游戏公司遭重大经济损失。

  涉案3000多万元的“8·2”制作传播“温柔”系列木马团伙案,8月11日在江苏徐州鼓楼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有16个省市的110人涉案。网络病毒非法入侵各类网站1200多个,至少造成800多万个游戏玩家的游戏账号密码、游戏装备被盗,使13家游戏公司遭重大经济损失。

  透视“温柔”特大木马团伙案,一条编写程序、技术支持、代理销售、营利分成的利益链浮出水面,把不少未曾谋面的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并最终给网络游戏用户和游戏公司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入侵游戏账户

  2008 年7月29日,江苏省公安厅互联网违法犯罪举报中心接到网民举报“徐州购物网有病毒”。江苏省公安厅网警总队与徐州市公安局网警支队立即对“徐州购物网” 网站进行技术分析。结果让民警大吃一惊,网站服务器被安装了25款可疑程序,其中有15款是当前在互联网上非常流行的“温柔”系列木马程序。

  经过对“温柔”系列木马程序的追踪,警方发现自2007年5月起,“温柔”系列木马病毒便迅速扩张。截至2008年8月,非法入侵各类网站1200多个,严重影响了40多款网络游戏正常运行,至少造成800多万个游戏玩家的游戏账号密码、游戏装备被盗,使网易等13家游戏公司遭受损失。

  “ 温柔”系列木马大范围传播,导致众多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密码和虚拟装备被盗,社会危害严重。警方发现,整个“温柔”系列木马程序“链性”团伙成员涉及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苏、江西、上海等10多个省市。徐州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指挥部,公安部、江苏省公安厅有关领导和网侦专家到一线指导协调。

  2008年8月27日,专案指挥部命令分赴在全国的33个抓捕组同时展开抓捕行动。抓捕小组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抓捕制作木马程序合伙人、传播木马总代理、一级代理、流量商、洗信人等重要团伙犯罪成员110人,扣押作案工具服务器、电脑主机、U盘等电子储存介质500多件,暂扣涉案赃款200余万元。

  公诉机关认为,犯罪团伙违反国家规定,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应当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木马案背后的利益链

  网络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便利,还有日益泛滥的网络病毒。如果一台没有安装防毒软件的“裸机”上互联网,会很快感染病毒。

  网络专家认为,网络病毒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益驱动。

  参与案件侦办的徐州市网络警察支队副支队长、公安部网侦专家李晴向记者揭示了“温柔”系列木马案背后的利益链。犯罪嫌疑人吕某与曾某合作制作完成“温柔”病毒,用于盗窃游戏玩家的账号、密码。2007年10月,他们找到严某与陈某,让他们作为“温柔”系列木马病毒总代理向全国发售,并经过预谋协商,约定营利分成。

  2008年3月,严某和陈某在“温柔”网站打出广告,寻求分代理。很快,形成了以严、陈为“温柔”系列木马程序销售总代理,卢某、梁某、黄某某等为销售分代理的网上传播销售网络。总代理将“温柔”系列木马盗号程序销售、传播给分代理,然后由分代理将木马按技术配置后提供给一些流量商人(租用木马服务器能把木马挂到网站上的人),最后由流量商人将针对不同游戏盗号木马以不同方式植入互联网一些网站。

  当网民访问这些被植入“温柔”系列木马病毒网站时,计算机会自动下载木马程序并隐藏,一旦用户上网登录自己的游戏账户,木马程序就会自动链接运行,盗取游戏玩家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并形成一封信(一个用户和密码称为一封信)存入代理预先租用的服务器内。随后,“信”被流量商出售给洗信人(用盗取的账号和密码非法登录他人游戏盗取游戏内装备的人),后经洗信人将盗取的“游戏信封”进行整体销售(转卖)或拆封(洗信),盗取游戏玩家的虚拟财产,变卖得利。

  犯罪嫌疑人通过互联网传播木马程序的行为,不仅侵害游戏玩家利益,还破坏了网络游戏系统的安全运行。

  2008年3月至7月,在犯罪团伙成员中,木马作者非法牟利120多万元,总代理(兼一级代理)层次非法牟利80多万元,一级代理、流量商层次非法牟利几万至几十万元不等,“洗信”盗卖游戏虚拟财产人员非法牟利几千至10多万元不等。

  病毒传播渠道

  对互联网用户账号密码被盗现象,不少用户认为是电信接入商的管理疏漏。李晴说,目前用户上网账号密码被盗,多数是由于间谍木马盗取网民账号所致。因此,不仅电信接入商需要努力避免管理漏洞,用户自身也应加强对网络间谍的防范。

  网络警察提示网民警惕网络病毒四大传播渠道:

  一是热点事件。病毒制造者充分利用热点事件或热点人物引诱用户上当。

  二是网络漏洞。一些病毒是利用“WMF漏洞”制作的恶意图片,嵌到各种网页,当存在漏洞的系统访问这种页面时,就会自动下载恶意的木马(如广告、盗号、后门等)。

  三是网页/脚本。网页/脚本病毒目前多数充当为木马下载器,利用IE漏洞自动下载病毒并自动运行,被嵌入的网页多数是被黑的网站。

  四是文件。一些病毒利用欺骗邮件加上文档文件的格式漏洞,掀起新邮件蠕虫风波。

  网侦专家提醒广大网民,要避免网络木马及间谍软件侵害,关键是预防。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对所用的系统经常升级和更新,对存在的软件漏洞及时打补丁,安装防毒和杀毒能力强的正版安全软件,开启自动更新病毒库和网页防木马功能,定期进行全盘查杀病毒。不要随意打开陌生人的信件,不点击可疑QQ、MSN信息,输入密码时尽量使用软键盘,不要用浏览器保存账号和密码自动登录,从网上下载软件后首先要用反病毒、木马软件扫描,确定无疑后再使用。

用户评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发表时间
ZDNet网友
2011-03-18 14:57:01
ZDNet网友
2010-05-21 00:49:14
ZDNet网友
2010-05-21 00:48:00
ZDNet网友
微软应该对自己的用户负责,如果用户完全使用xp升级微软win7,为什么要付出这样麻烦的代价?都是微软出品软件,且都是利用该软件获取信息以及处理文字、多媒体功能,微软应该尽可能方便用户!虽然有时候这样的请求也许跟不上时代技术发展的脚步,但是微软不要以此为借口,认为一切都理所应当,就不可以方便用户。还是要尽力,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商业不正是讲求有商道吗!至少做人需诚实守信,尽可能帮助用户顺利、安全转换操作系统、各种必须软件功能尽可能兼容以及信息尽可能的少丢失!虽然这很大程度仅仅取决于微软等计算机专家、工程师的自我自律约束,我们普通用户恐怕很难知道微软究竟仅了多大力量为用户考虑,但是我相信真相会有被发现的一天,无论多久远。 微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类似“掌握魔方”操作特别出神入化的公司。几乎奠定了电脑主要的“规则”,但是,我却相信不久将来我们会发现,电脑依然是非常有限的一个小系统而已!随着我们新的关键材料认知突破,电脑系统会真正被另一个革命性新电脑系统所取代,不要以为我这样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不可实现,我却认为很有可能,只看这样的情况发生究竟是快还是慢,是早还是迟!变成历史的小玩具之后的电脑系统,微软会留下良好的历史声名吗?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我爱佛祖
2010-02-03 13:52:55
- 发表评论 -
匿名
注册用户

百度大联盟认证黄金会员Copyright© 1997- CNET Networks 版权所有。 ZDNet 是CNET Networks公司注册服务商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10391号 京ICP备09041801号-159
京公网安备:110108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