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微软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将游戏和Azure服务推至物联网(IOT)设备上。但很少有业界人士注意到,微软同时也在将各种语音功能推至物联网设备。
今年2月,在台北举办的中国WinHEC研讨会上碰巧听了微软的一个名为“用于物联网的自然用户界面技术”的演讲,演讲介绍了微软在物联网语音领域采用的多管齐下策略,目标听众是开发商。
微软为物联网开发商提供各种整合工具,以用于语音和开发商设备的整合:Windows 10有内置的语音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可完成各种功能,如口述一个简单的消息和网页搜索;微软还提供自然语言服务,全名为语言理解智能服务(缩写为LUIS),LUIS是微软研究院牛津API集合的一部分,可用于非Windows平台。另外,微软还提供Bing翻译、Cortana及微软个人数字助理等工具。
要搞清楚哪个工具是完成某个功能的最佳工具貌似颇为微妙。微软官员在WinHEC研讨会上提供了一个指导框架,框架列出了一些的应用实例,例如如何通过语音控制法式烹饪机(用到LUIS与Windows 10的组合或牛津语音API)或如何用语音控制机器人(用到Windows 10自带语音API)。
微软还展示了一个家庭自动化设备控制的例子,举例说明了用户如何无需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只利用语音查询自己的车库门是不是关闭妥当。
微软在2016年中国WinHEC会上的演讲,还为物联网开发商提供了利用牛津API进行人脸检测、识别和验证的一些指引。
另外,微软可能会在今年的Build大会上宣布牛津项目(Project Oxford)将结束研究阶段进入商业化之路。微软可能会将牛津项目的一些服务贴上新的Azure认知服务牌子或Azure的智能服务牌子。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月之暗面Kimi K2技术报告:解读万亿参数的智能体模型(含K2与DeepSeek R1对比)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ETTIN模型套件,首次实现了编码器和解码器模型的公平比较。研究发现编码器擅长理解任务,解码器擅长生成任务,跨界训练效果有限。该研究为AI模型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所有资料已开源供学术界使用。
Colt科技服务公司推出超低延迟云连接服务Colt ULL DCA,专门面向加密货币交易商和AI应用开发企业的高速需求。该服务结合超低延迟网络和专用云接入平台,绕过公共互联网提供专用高速路径。在AWS亚洲区域测试中,平均延迟比原生路由降低15%。随着亚太地区数字资产交易成熟和AI需求爆发,企业对安全高性能连接需求激增,Colt正加速在东南亚扩张布局。
博洛尼亚大学团队开发出情感增强的AI系统,通过结合情感分析和文本分类技术,显著提升了新闻文章中主观性表达的识别准确率。该研究覆盖五种语言,在多项国际评测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打击虚假信息和提升媒体素养提供了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