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微软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将游戏和Azure服务推至物联网(IOT)设备上。但很少有业界人士注意到,微软同时也在将各种语音功能推至物联网设备。
今年2月,在台北举办的中国WinHEC研讨会上碰巧听了微软的一个名为“用于物联网的自然用户界面技术”的演讲,演讲介绍了微软在物联网语音领域采用的多管齐下策略,目标听众是开发商。
微软为物联网开发商提供各种整合工具,以用于语音和开发商设备的整合:Windows 10有内置的语音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可完成各种功能,如口述一个简单的消息和网页搜索;微软还提供自然语言服务,全名为语言理解智能服务(缩写为LUIS),LUIS是微软研究院牛津API集合的一部分,可用于非Windows平台。另外,微软还提供Bing翻译、Cortana及微软个人数字助理等工具。
要搞清楚哪个工具是完成某个功能的最佳工具貌似颇为微妙。微软官员在WinHEC研讨会上提供了一个指导框架,框架列出了一些的应用实例,例如如何通过语音控制法式烹饪机(用到LUIS与Windows 10的组合或牛津语音API)或如何用语音控制机器人(用到Windows 10自带语音API)。


微软还展示了一个家庭自动化设备控制的例子,举例说明了用户如何无需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只利用语音查询自己的车库门是不是关闭妥当。
微软在2016年中国WinHEC会上的演讲,还为物联网开发商提供了利用牛津API进行人脸检测、识别和验证的一些指引。
另外,微软可能会在今年的Build大会上宣布牛津项目(Project Oxford)将结束研究阶段进入商业化之路。微软可能会将牛津项目的一些服务贴上新的Azure认知服务牌子或Azure的智能服务牌子。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微软正式确认配置管理器将转为年度发布模式,并将Intune作为主要创新重点。该变化将于2026年秋季生效,在此之前还有几个版本发布。微软表示此举是为了与Windows客户端安全和稳定性节奏保持一致,优先确保安全可靠的用户体验。配置管理器将专注于安全性、稳定性和长期支持,而所有新功能创新都将在云端的Intune中进行。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