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1月17日,网上一则关于“甲骨文中国研发团队裁员200人,职位回流美国”的消息铺天盖地。ZD至顶网记者第一时间连线甲骨文中国公司核实该信息。甲骨文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回,甲骨文中国真的成了背锅侠。
相关报道称,甲骨文研发北京的同事收到来自BU老大的邮件,邮件中提到由于市场变化,公司开始整合各研发中心资源公司在云计算方向发力,并称中国将裁员200余人。此外,报道还称,此次裁员行动可能与前不久甲骨文CEO卡兹对川普政府的承诺有关。
对此,甲骨文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报道中提到的裁员确实存在,主要属于Solaris方面的研发,但是人数却并没有200那么多,并且最重要的是,所有裁员行为都与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无关。
据了解,甲骨文中国成立于1989年,目前在北京、深圳、南京、苏州、上海建立了5个研发中心:
而这五个研发中心都与传闻中裁员的Solaris研发团队没有关系。那么,Solaris裁员的消息源自何处呢?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初,美国裁员网站TheLayoff.com上就爆料,甲骨文将停止Solaris的开发,并且将有一半左右的开发人员将被裁撤。另外,在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Oracle Solaris Unit VP Bill Nesheim曾表示,甲骨文会将更多的研发精力放在云上。该言论也被视为Solaris裁员的佐证之一。
我们回头再看一下Solaris,这是24年前SUN研发的一款类似Unix的操作系统,主要面向SUN工作站和服务器类产品,随后甲骨文收购SUN后,市场需求变化,Solaris已经失去发展动力。因此,先不管裁员的真假和规模,至少如果甲骨文针对市场变化进行相关调整,这种举动其实属于正常的公司行为,至少从现有的情况看,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与川普政府有关。
至于甲骨文正在大步向云转型,也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一月,甲骨文公司高级副总裁及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翰璋在ZD至顶网百位意见领袖寄语2017中提到:云将会成为未来主流趋势,尤其在SaaS方面,制造业、服务业、零售业打头阵,云产品及服务正一步步深入企业业务腹地。甲骨文面对本土市场对云业务的需求,促进本土市场发展的初心不变, 我们在产品、流程及组织架构、合作伙伴、人才四个维度全面发力,重新定义云端格局。
事实上,甲骨文一直在持续招募云计算人才,从2015年起开始在亚太区招募超过1000名云销售,其中中国市场超过200人。今年11月,甲骨文与腾讯云携手将甲骨文云正式落地中国,并开启了更大规模的合作伙伴招募计划。种种行动,都显示了甲骨文向云转型的决心,以及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巨头转身不是易事,涉及到产品、流程、组织架构、合作伙伴、人才等多方面的调整,尤其是人才储备和培养更是重中之重,今天,甲骨文中国更是刚刚发布了大量云计算人才的招募计划,以此为甲骨文在中国的云市场发展提供动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法国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 AI宣布完成17亿欧元(约20亿美元)C轮融资,由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领投。此轮融资使Mistral估值从去年的60亿美元翻倍至137亿美元。英伟达、DST Global等知名投资机构参投。作为欧洲领先的AI开发商,Mistral凭借先进的多语言大模型与OpenAI等美国公司竞争,其聊天机器人Le Chat具备语音模式等功能。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VAST Data收购了成立仅数月的初创公司Red Stapler,该公司由NetApp资深团队创立。Red Stapler创始人兼CEO Jonsi Stefansson将担任VAST云解决方案总经理,负责超大规模云战略。Red Stapler拥有6名开发人员,开发了跨SaaS交付、API集成、监控等功能的云控制平面和服务交付平台,将加速VAST AI OS在超大规模和多云环境中的部署,深化与全球领先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合作关系。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