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1月17日,网上一则关于“甲骨文中国研发团队裁员200人,职位回流美国”的消息铺天盖地。ZD至顶网记者第一时间连线甲骨文中国公司核实该信息。甲骨文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回,甲骨文中国真的成了背锅侠。
相关报道称,甲骨文研发北京的同事收到来自BU老大的邮件,邮件中提到由于市场变化,公司开始整合各研发中心资源公司在云计算方向发力,并称中国将裁员200余人。此外,报道还称,此次裁员行动可能与前不久甲骨文CEO卡兹对川普政府的承诺有关。
对此,甲骨文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报道中提到的裁员确实存在,主要属于Solaris方面的研发,但是人数却并没有200那么多,并且最重要的是,所有裁员行为都与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无关。
据了解,甲骨文中国成立于1989年,目前在北京、深圳、南京、苏州、上海建立了5个研发中心:
而这五个研发中心都与传闻中裁员的Solaris研发团队没有关系。那么,Solaris裁员的消息源自何处呢?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初,美国裁员网站TheLayoff.com上就爆料,甲骨文将停止Solaris的开发,并且将有一半左右的开发人员将被裁撤。另外,在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Oracle Solaris Unit VP Bill Nesheim曾表示,甲骨文会将更多的研发精力放在云上。该言论也被视为Solaris裁员的佐证之一。
我们回头再看一下Solaris,这是24年前SUN研发的一款类似Unix的操作系统,主要面向SUN工作站和服务器类产品,随后甲骨文收购SUN后,市场需求变化,Solaris已经失去发展动力。因此,先不管裁员的真假和规模,至少如果甲骨文针对市场变化进行相关调整,这种举动其实属于正常的公司行为,至少从现有的情况看,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与川普政府有关。
至于甲骨文正在大步向云转型,也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一月,甲骨文公司高级副总裁及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翰璋在ZD至顶网百位意见领袖寄语2017中提到:云将会成为未来主流趋势,尤其在SaaS方面,制造业、服务业、零售业打头阵,云产品及服务正一步步深入企业业务腹地。甲骨文面对本土市场对云业务的需求,促进本土市场发展的初心不变, 我们在产品、流程及组织架构、合作伙伴、人才四个维度全面发力,重新定义云端格局。
事实上,甲骨文一直在持续招募云计算人才,从2015年起开始在亚太区招募超过1000名云销售,其中中国市场超过200人。今年11月,甲骨文与腾讯云携手将甲骨文云正式落地中国,并开启了更大规模的合作伙伴招募计划。种种行动,都显示了甲骨文向云转型的决心,以及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巨头转身不是易事,涉及到产品、流程、组织架构、合作伙伴、人才等多方面的调整,尤其是人才储备和培养更是重中之重,今天,甲骨文中国更是刚刚发布了大量云计算人才的招募计划,以此为甲骨文在中国的云市场发展提供动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微软正式确认配置管理器将转为年度发布模式,并将Intune作为主要创新重点。该变化将于2026年秋季生效,在此之前还有几个版本发布。微软表示此举是为了与Windows客户端安全和稳定性节奏保持一致,优先确保安全可靠的用户体验。配置管理器将专注于安全性、稳定性和长期支持,而所有新功能创新都将在云端的Intune中进行。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