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早已势不可挡。传统汽车行业在面对工效联动和数字化转型的双重挑战时刻,究竟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拥抱数字化转型?东风日产为我们提供了新参考。
东风日产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重要的乘用车事业板块,拥有员工1.9万人,致力于以最先进的人性化技术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目前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全价值链的汽车企业。
2019年11月,东风日产信息委员会发布“数字化转型战略”,并成立了公司级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希望通过数据驱动和赋能,推动全价值链数字化转型。而借助UiPath RPA驱动内部转型,就是最佳选择之一。
借鉴经验,选择UiPath RPA
东风日产作为国营企业的合资公司,工效联动的发展需求给公司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突破原有工作模式和流程,赋能员工、提高效率,此外,引进更高效的协同工具也成为刚需。因此,利用数字化工具提高全员效率势在必行。
东风日产公司的RPA部署始于2020年初,公司部署RPA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母公司日产汽车的影响,日产汽车于2017年开始就部署了UiPath RPA,如今RPA的运用经验已非常丰富。所以东风日产在导入RPA工具时充分吸取了母公司的经验,从三方面规避了日产导入的潜在问题:
其中,东风日产专门成立的数字化创新中心CoE在RPA部署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该CoE配备了实体的办公场地和设备,由来自数字化转型办公室、IT部门和业务部门核心转型人才共同组成,主要承担着赋能业务掌握RPA技能的职责,负责跨领域的复杂场景的自动化,共通组件及知识库的积累和宣传贯彻,他们的工作方式具有敏捷、扁平化的特点。值得强调的是,业务部门的核心转型人才由RPA系列工作坊培养输出,加入CoE后,通过专业人员的辅导和支持持续实践转化,巩固自身技能,确保完成课题,最终再反哺到CoE团队,成为坚实的人力保障。在CoE的赋能之下,东风日产业务自主开发率高达87.11%。
当然,为了更好的推动RPA应用,东风日产也实施了项目试点。公司以制造领域作为切入点,确保既有制造领域领导层自上而下的推动,也有部门员工自下而上的技术学习热情。
立足于部门整体视角,选择最优开发对象;在自动化前,积极推动流程标准化及优化;设置特定窗口,有效管控项目进度;这三点正是试点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激发员工潜能,为企业创造新价值
目前,东风日产RPA导入领域数已经达到了8个,RPA总参训人次达到了400,成功上线126个RPA流程,每年节省13,221个小时,效果十分显著。
部署后,部分业务人员倾听客户声音有了极大改变:
由此可见,自主开发不仅解决了业务本身工作效率的问题,对业务逻辑思维及自主数字化应用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面向未来,RPA将持续发力
目前东风日产全价值链研发、制造、营销、财务、人事等八大领域均导入了RPA,并且采用了赋能业务自主开发的模式,接下来在进一步培养潜力员工的同时,将更深度的研究与AI、OCR、NLP等技术的结合,探究跨领域的自动化课题,实现CoE的超自动化目标。
东风日产CoE主管柴一翠女士表示,“UiPath RPA工具非常适合业务人员使用。对于了解业务痛点最多的业务人员来说,RPA这一工具的出现,可以使他们通过提升自身技能,从而更方便快速的提高业务效率。由于RPA是基于流程的自动化工具,所以RPA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业务流程的重造,没有标准化即没有流程的优化。”
RPA现今在东风日产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数据的采集及自动化的输出方向,结合企业最新发展,东风日产期待未来能够将RPA与自主分析工具相结合,赋能更多的业务领域。同时,东风日产也将加大RPA技术的建设力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业务价值,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强的新助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