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artner研究总监 王晓铭
Gartner 2022年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在国内的发展势头逐渐增强。如果运用得当,RPA可以帮助用户建立自动化工作流完成任务,提高企业机构生产率。
然而实际上很多RPA项目并不顺利,其中一个原因在于IT领导者使用这项技术的场景可能并不合适。此外,RPA供应商筛选流程也很复杂,领导者可能缺乏必要的资源或企业级支持来做好这项工作。
图1总结了中国RPA项目需要避开的三大陷阱。
图1:中国PRA项目需要避开的三大陷阱

使用四大原则筛选用例
RPA是众多自动化技术中的一种,其设计初衷是实现任务自动化。IT领导者如果确认RPA是实现自动化需求的最佳工具,则需要选出最合适部署RPA的任务自动化场景。
理想情况下,任何流程只要结构清晰、重复性强、规则明确,都可以使用RPA来完成自动化。为选出最佳应用场景,领导者再评估中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关键原则:
建立周密的评估标准
为准确评估RPA供应商的能力并选出最佳合作伙伴,国内IT领导者应在供应商评选开始前以及过程中与各干系人积极协商沟通,优先关注以下指标。
集成能力。IT领导者一定要确保供应商软件与自身IT环境可以兼容。为此,需要列举可能会应用到RPA的全部现有系统和应用,然后将其分为三类——经常使用的大众软件、偶尔使用的一般软件、很少使用的小众软件。
用户体验。终端用户对于自身工作的流程细节,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因此,IT领导者需要与业务终端客户和应用技术专业人员沟通,获取产品需求反馈。
用户体验在中国尤其重要。本地RPA供应商更了解国内用户,所以更容易做出中国公民开发者所需的直观产品用户界面(UI)。同时,本地供应商也更善于在整个销售和支持期间提供中文服务。
投资回报率和总体拥有成本。考虑到项目预算的限制,国内IT领导者往往青睐价格最低的RPA产品。售价低固然有吸引力,但并不等于投资回报率高。低价产品如果缺少关键功能,长期维护和人力成本会非常高。总之,要控制住选择最低价的冲动。
长期合作潜力。很多国内IT领导者低估了企业需要与RPA供应商合作的时间。RPA从部署到成熟,往往需要数年时间。因此,领导者需要判断供应商是否具有成为长期合作伙伴的潜力。合格的供应商不仅能覆盖短期自动化需求,还需要具备与企业发展战略和长期目标相匹配的RPA产品发展愿景。
建立RPA治理模型
为将RPA项目推向成熟阶段,完成企业机构内部的RPA推广,IT领导者需要建立RPA治理模型。为选出最合理的RPA治理模式,国内IT领导者需要优先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国宠物慈善机构PDSA数据显示,超过半数宠物主担心无法承担兽医费用。科技公司正通过AI和物联网技术解决这一市场需求。在伦敦兽医展上,多家初创公司展示了创新技术:AI for Pet利用视觉AI分析宠物眼部、皮肤等图像提供健康洞察;Sylvester.ai开发AI模型识别猫咪疼痛表情;VEA整合患者数据自动化诊断。此外,智能项圈等物联网设备可追踪宠物健康症状。这些技术有助于宠物主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兽医费用。
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Adobe开发出革命性的NP-Edit技术,首次实现无需训练数据对的AI图像编辑。该技术通过视觉语言模型的语言反馈指导和分布匹配蒸馏的质量保障,让AI仅用4步就能完成传统50步的编辑任务,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大幅提升处理速度,为图像编辑技术的普及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
北欧国家启动统一人工智能产业计划,旨在通过合作在全球舞台上竞争,获得微软和谷歌支持。10月成立的新北欧AI中心获得350万英镑初始预算,但谷歌和微软是唯一提供资金支持的科技公司,具体金额保密。该中心将开发生成式AI系统并建设应用AI服务的系统。北欧教育部长承诺追加资金开发大型北欧语言生成AI模型。尽管资金有限,但北欧国家希望通过联合力量在AI竞赛中提升地位。
复旦大学团队突破AI人脸生成"复制粘贴"痛点,开发WithAnyone模型解决传统AI要么完全复制参考图像、要么身份差异过大的问题。通过MultiID-2M大规模数据集和创新训练策略,实现保持身份一致性的同时允许自然变化,为AI图像生成技术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