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IEG)将在 9 月宣布正式进军影视行业。继腾讯游戏、腾讯动漫、腾讯文学之后,腾讯影视或将成为互娱旗下的第四架马车。据内部人士透露,腾讯互娱的内容与版权业务部总经理陈英杰将兼任影视业务负责人。
此前,腾讯在影视方面已有动作:向华谊兄弟进行战略投资,并在 6 月发布“为虎添翼”计划,计划参与出品至少六部以上大片。而此番全面进军影视,将主要依靠自身的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优势,主打内容IP,并将同时发布具体的 IP 影视计划。该计划将涉及腾讯游戏、腾讯动漫、腾讯文学中的原创明星 IP,同时也将引入重磅 IP 进行合作。
为何从 IP 入手?可以说,IP 是互联网行业中非常宝贵的资源。并且,业内所达成的共识是:文学作品是 IP 的源头,游戏是 IP 最理想的变现模式,而电影是 IP 最高级的呈现形式。与之相对应,今年 4 月,腾讯已宣布成立独立运营的腾讯文学子公司,并任命起点中文创始人吴文辉为 CEO。而在游戏领域,腾讯早已是硕果累累。如今自己跨入影视也算是顺水推舟,意料之中。
如此一来,BAT三巨头均已跨入影视行业,不过在方式上各不相同。
其中,百度是最为积极的。今年年初,有传言百度将投资一家名为 Aquamen Entertainment 的洛杉矶电影公司,双方欲联合打造动画电影《悟空》。8 月初,爱奇艺与华策影视成立合资公司,后者是一家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而就在近期,百度又将与中信信托和中影集团达成影视文化产业众筹平台的战略合作,
阿里方面的动静也不小。今年 3 月,阿里以62.44亿港币收购文化中国近60%的股份,后者也更名为阿里影业。同月 ,阿里又上线了其影视众筹产品“娱乐宝”,首期囊括《小时代》、《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狼图腾》等影片。
有分析师指出,相比百度和阿里更加依靠资本操作的方式,腾讯此番在影视上的布局更具有协同性。在已有文学、游戏、动漫、视频等业务的基础上,影视业务的加入能够让 IP 的边际效应再一次扩大。但由于影视本身的门槛较高,编剧、拍摄、宣发等环节都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因此对于互联网企业亲自执掌影视业务这一做法,也有分析师表示看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布扎比科技创新研究院团队首次发现大语言模型生成的JavaScript代码具有独特"指纹"特征,开发出能够准确识别代码AI来源的系统。研究创建了包含25万代码样本的大规模数据集,涵盖20个不同AI模型,识别准确率在5类任务中达到95.8%,即使代码经过混淆处理仍保持85%以上准确率,为网络安全、教育评估和软件取证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比较了人类与AI在文本理解任务中的表现。通过HUME评估框架测试16个任务发现:人类平均77.6%,最佳AI为80.1%,排名第4。人类在非英语文化理解任务中显著优于AI,而AI在信息处理任务中更出色。研究揭示了当前AI评估体系的缺陷,指出AI的高分往往出现在任务标准模糊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