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软件频道BPM≠Workflow+EAI (上)

BPM≠Workflow+EAI (上)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这次我想跟读者谈BPMS的架构、组成模块及其各自功能,让读者有全盘性的了解,希望能破除一般人对BPMS的迷思。

作者:梁宝先 2007年4月2日

关键字: Workflow BPM 梁宝先专栏 EAI Office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这次我想跟读者谈BPMS的架构、组成模块及其各自功能,让读者有全盘性的了解,希望能破除一般人对BPMS的迷思。

关于BPM,坊间有些迷思。例如,常听到有人说BPM = EAI + Workflow;PBMS只不过Workflow厂商的旧瓶新酒,换汤不换药,只要原来WfMS加上系统整合的Adaptors就变成BPMS;或是EAI厂商加上Activity Modeling的工具或者是Routing Engine重新包装一下,也可以称作BPMS 。

必也正名乎,我认为BPMS不只是如此,而是一个生命周期。顺着BPM生命周期了解使用者的操作情节(Scenario),是理解BPMS的组成全貌最好且最直觉的方式。在本文中,我借着介绍完整BPM生命周期,并从其中的每一步骤顺着介绍工作内容、使用到的工具及其功能、与用户的角色。最后,我会以一张完整的BPMS架构图,详细介绍其中组成的模块功能。

BPM:也要谈生命周期 (Life Cycle)

BPMS强调让企业可以灵敏反应外部环境的变动并快速变动企业内部的流程作业,所以生命周期所强调的是持续性改善与周而复始的循环。BPM生命周期另一个含意就是,它是BPMS工具导入的方法论 (Methodology)。BPMS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方法论,它至少要包含思考哲理(Philosophy)、方法/步骤 (Methods / Steps )、与伴随的工具(Tools/Utilities)。因为没有任何两家的流程,组织,策略目标是全然一样的,因此怎样才能从策略目标规划到最后系统导入执行连贯一体,成功而有效地完成建置所依赖的才是合适的方法论。

目前各家BPM厂商所提出的生命周期不尽相同,乃是因为解决方案所诉求的产业或应用领域不同,所以有了各自强调与专注的重点。例如,IBM HoloSofx 提出的是:建构 (Create)、管理(Manage)、自动 (Automate)、协同 (Collaborate);Howard Smith & Peter Fingar在 『BPM - The Third Wave』一书所提出的是;建模 (Model)、布署 (Deploy)、与管理 (Manage);Italio 提出的是发掘 (Discovery)、建模 (Modeling)、支援(Supporting)、Monitoring (监控)、及Improvement (改善)。在此我会提出较为完整的流程步骤,但不见得每家BPM厂商的都符合,读者可参考下图-BPM生命周期。

 

BPM≠Workflow+EAI (上)

 

阶段一、 流程发掘 (Discovery):
要导入BPM第一步骤当然要先清楚知道现行流程的作业方式与状况,尤其是流程内的讯息流 (Message flow)、事件流(Event flow) 、或控制流 (Control flow)。哪些流程可以自动化?哪些是人工流程?有哪些人参与?流程是在组织内部或外部被执行?BPMS在此步骤的主要特征是如何自动找出系统的商业逻辑。通常企业会聘请外部顾问师或领域专家来协助辅导,这个动作有人称为流程评估 (BPA, Business Process Assessment),评估范围可能涵盖策略与管理目标与流程的链接。同时企业也会配合导入一些管理的主题而作流程再造(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例如评分计分卡 (BSC, Balance Score Card)、六个标准偏差 (Six Sigma) 、或 ISO 9000质量管理系统。


阶段二、 流程设计 (Design):
此阶段是一个包含四几个步骤的反复式的小循环 (Iterative mini-cycle):建模(Modeling)、 (分析Analyzing)、模拟 (Simulation)、重构(Redesigning) 流程。如前所述,面对外部的竞争压力与商机,为了让企业可以快速重构流程, 因此一些细致的流程变革(Fine-grained process change)只需利用此阶段的步骤就能作出实时的反应。

流程建模 所运用的工具称作Process Designer 通常包含三个模块:组织(Organization Chart)、流程图 (Activity Diagram) 、与窗体(e-Form)设计工具。它们分别对应流程中三个最重要的元素:人、活动与文件 (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Process Modeling Conceptual Framework有关的资料,后续容我在适当机会再做介绍)。建模之后可以作执行动作前的分析与仿真来验证设计的流程是否正确合适或优化;此外它能还提供现行流程可能遇到的瓶颈信息,以避免执行后才发现问题进而导致很大的营运损失。如果分析模拟出来的结果并不满意,可以反复重构 流程直到产出满意的结果。分析指的是从流程定义的语意与理论上的推论分析,仿真则可设定机率变量与行为假设让系统自动跑出期望值或变异差数据,有些则仅提供自动执行(Animation)或手动逐步执行以观测流程行为。

此阶段BPMS的主要特征是图形化的接口,让非IT背景的使用者可藉由拖曳方式也能轻松组装或分解流程;此外运用流程资产(Process assets) 的观念,让流程定义隐含业界的最佳实务(Best practices)或流程样版 (Process Pattern),并且储存于流程仓储 (Process Repository)以供随时再利用 (reuse)。


阶段三、流程执行(Execution):
意指新上线的流程能被参与者顺利执行完成。负责控制执行的模块可称为工作流程引擎(Workflow Engine)或流程服务器(Process Server)。在此阶段BPMS主要的诉求是分布式交易(Distributed transaction)的管理,因为这些交易可能是复杂度高的跨巢状流程(Nested process)而且交织着新旧系统,甚至将既有的应用系统当成流程组件来执行。至于流程的执行者通常多是应用系统,可以不用人的参与(human intervention)而自动执行,也就是一般所称流程自动化 (BPA, Business Process Automation)。

此外,排程工具(Scheduler) 可以应用来设定自动启动流程的时间与周期频率。有些BPMS的产品会提供规则引擎 (Rule Engine)来负责商业规则判别与推理。此阶段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不用技术人员的参与下,依然可以让流程用户自行编辑与修改商业逻辑。例如,代理人的指派规则通常相当复杂,背后就需要有Rule-based的机制来支持。

流程布署(Deployment):意指将设计好的流程推出上线让所有参与者(Participant,可能是人,应用系统,或其他流程)来执行。这个步骤的主要特征就是能以最小的力气﹙effort﹚达成运算资源(Computing Resource)与组织人员的结合(binding),如事先整合应用系统组件(Application components)。

与人互动(Interaction):在流程的执行中很重要的就是与人的互动。并非所有流程都可以自动化,所以BPMS让人能管理自动流程与人工流程之间的接口。负责与人互动的接口称为工作项目的处理程序 (Workitem Handler)。有时候流程接口本身也是一个流程,例如动态加会签或在窗体输入下一步流程的分派。过去Workitem Handler相当简单,然而现在有倾向丰富化与细致化的趋势。必要的时候还能让使用者客制化或整合在不同系统的接口中。由于这个需求有快速提升的趋势,所以各家厂商纷纷提出丰富且个人化的流程入口网站(Personalized process Portal)。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