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ffice2010泄露版看下一代Office发展方向

ZDNet软件频道 时间:2009-11-24 作者: | 电脑报 我要评论()
本文关键词:Office office
对于下一代的Office产品,微软高级副总裁Chris Capossela曾充满信心地评价:“Office 2010将和Exchange 2010、SharePoint 2010等产品一起,重新定义人们的未来工作方式。可见,Office 2010重点加强了基础组件的性能表现,而没有在功能文面多做文章。

  更多精彩相关文章推荐:

  对于下一代的office产品,微软高级副总裁Chris Capossela曾充满信心地评价:“office 2010将和Exchange 2010、SharePoint 2010等产品一起,重新定义人们的未来工作方式。”这句话预示office 2010将不再以单纯稳固和提升自身作为“效率之源”的定位,而是将产品转型作为这一版本的首要任务。目前网上出现了泄露版的office 2010(技术预览版),从笔者日前拿到的office 2010技术预览版来看,虽然很多功能尚未完成,但一个崭新的office设计思想已经显现。

  产品宏观变化不大

  和坊间流传的消息一样,office 2010将同时推出32位与64位的版本,解决过去只有32位版本的缺憾。office 2010企业版的完整安装要占据1GB左右的空间,与office 2007差别不大,可见新产品既没有“增重”也没有“瘦身”的打算,而是会一如既往地发挥office产品庞大和强大的特点。

  在新版本的组件构成上,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内容。个人用户常用的组件,包括Word、Excel、Outlook和OneNote等没有名称上的变化,但近来倍受关注的表单设计软件InfoPath被分拆成了InfoPath Designer和InfoPath Editor两部分,前者用来设计表单的结构,后者用来填写内容。

  而在2007版本中首度加入的Groove组件被正式更名为SharePoint Workspace,从单纯的点对点协作软件变成SharePoint工作区功能的客户端。另外,office工具中加入了一个名为Synchronize Center(同步中心)的新组件,虽然在预览版中还没有完成,但极有可能是在编辑在线文档时,随时对文档进行上传保存的工具。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安装完成office 2010后,将会有两个表情图标出现在Windows状态栏里,方便用户随时提交截屏,反馈对产品的意见。这种高调的反馈收集程序充分表明了微软对客户意见的重视。

  原有组件性能增强

  在试用过程中,我们并没有看到Word、Excel、PowerPoint和Access等基本组件在功能上的显著变化。不仅如此,“标签+按钮”式的界面格局也几乎完全延续自2007版本。这是因为office 2007在功能和界面上已经达到了用户满意的舒适度,同时,微软很可能不希望客户在习惯了2003到2007版本的界面变化后,再去习惯一个新的布局。

  这里依然有两个变化值得一提。首先,office 2010大方地铺开了文档设置页面。当单击界面左上角的office标志时,整个屏幕将被文档设置页面占据,这一变化将帮助用户更加方便地进行文档的保存、打印、共享、寄送等设置。由于用户通常不会在执行这些操作时更改文档内容,所以这种全屏化的设计丝毫不会影响到用户体验。

  但最可喜的变化出现在程序的运行表现方面。Word 2010的启动仅仅需要1秒左右,而同样配置的机器上启动Word 2007则要长达6秒,对其他组件的测试均显示:office 2010比office 2007启动速度要快很多。在稳定性方面,虽然是处于内测阶段,但各组件的稳定性状况都很好,整个试用过程中没有出现过无响应或者非正常延迟。  

  可见,office 2010重点加强了基础组件的性能表现,而没有在功能文面多做文章。

  新组件立足企业协同和云计算领域

  Groove更名为SharePoint Workspace是微软产品定位清晰化的又一例证,也是自FrontPage更名为SharePoint Designer之后第二个从属于SharePoint的客户端软件。Groove在office 2007中被正式引入,作为点对点共享文件、协同工作的工具,虽然“命题新颖”,但功能与SharePoint重叠,实用性却不如大众熟知的共享文件夹和邮件服务,所以没有得到用户的关注。在2010版本定名为SharePoint Workspace后,它将用来补充SharePoint原有Web工作区在功能性上的不足,也使Groove找到了更明确的定位。

  InfoPath Designer和InfoPath Editor的加入,也是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InfoPath来设计企业流程表单的需求。在过去,InfoPath同时承担了服务器管理工具、设计器和编辑器的角色。现在,最终用户仅需要使用InfoPath Editor,而不需要牵扯设计功能。这一变化符合将内容、格式分开处理的主流思想。遗憾的是,预览版的SharePoint Workspace还没开通对SharePoint网站的链接,所以它究竟将如何集成Web版的SharePoint工作区并加强其功能,我们还不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同样交织着期待与遗憾的新组件是office同步中心,它虽然也没有正式完成,但是根据界面的风格和可以执行的操作来看,它将在编辑在线文档、同步移动设备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将填补office产品在进行云计算产品(SharePoint等)离线文档编辑时无法进行自动差异存储的空白。  

  总之,office 2010引入的新组件加强了云计算和协作方面的特性,尤其是对微软office服务器端产品(SharePoint Server、Communication Server等)的支持。此外,令人期待的office 2010 Web访问版本还没有出现在预览版中,从官方的截图中,我们可以想象在浏览器中使用嵌入的office组件编写文档是多么方便。如果将这一版本运用于Windows Mobile系统中,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文档编辑和协同工作将易如反掌。

  office 2010揭开办公软件变局

  对微软office 系列和众多挑战者来说,下一代产品所面临的困境都是相似的。它们往往并不缺少一个稳定的内核和接近完善的常用功能,却没有更加吸引客户的东西,从而保住或者争夺市场。换句话说,它们面对的最大压力,不是来自直接的竞争对手,而是用户对于办公软件需求的瓶颈。所以,在下一代办公产品的设计中,最重要一点是打破习惯、创造新的用户需求。

  现代办公软件当前正在朝着两条路线发展。其一是更轻巧、本土化的本地软件,比如中国用户熟知的金山WPS office和永中集成office等,这两款办公软件不久前发布了各自的2009版本,虽然仍然以模仿和兼容微软office为要点,但免费下载的个人版和几十MB的“苗条身材”还是能够攻击到微软office的痛处。沿着这条路线走下去,轻巧的客户端和越来越完备的功能将有机会在上网本和移动设备上大显身手,如果再加上本土化的天然优势,将更容易获得本地电信运营商的认可。就在不久前,WPS office上网本定制版进入了Beta版公测,与此同时,金山的市场人员已经开始了与各上网本厂商洽谈,希望签下大单,奠定WPS office在这一领域的市场基础。

  作为办公软件的另一条路线,它将与网络浏览器更紧密地结合,一方面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以建立认同,一方面为企业用户提供按流量计费的SaaS(软件即服务)方案。在这条路上,Google Docs和Google Apps走得最远,IBM Lotus Notes、Adobe Buzzword等也凭借着各自的企业优势开始进军这一领域。

官方公布的Word2010 Web版的产品截图

  此时,office 2010的加入清晰地表明了微软的战略思路:由于具有强大的本地软件作为技术背景和市场依托,微软在过去一两年间逐渐将服务器产品推上云端,如面向Internet环境的Exchange Online、SharePoint Online等,为微软推行按使用计费的灵活授权方式、移动设备的广泛接入埋下了漂亮的伏笔,加之市场对SharePoint等office服务器的不断升温,微软毫无疑问会将下一代客户端产品的设计重心从加强客户端功能性转变为与服务器产品的进一步集成上,office 2010就是一个例证。

  纵观产品历史,微软office一直是微软最放心的产品线。尽管MacOS和Linux家族在操作系统上还有些骄傲的本钱,但微软office在桌面办公领域的优势地位却几乎无法撼动,竞争对手不得不用“完美兼容office”或者“用起来很像office”等字眼装点门面。当然,这种局面只持续到2008年。在这一年里,开源软件和网络免费办公的呼声高涨,尤其是在云计算大旗的舞动下,Google Docs、Openoffice等一批网络办公软件开始冲击微软office。与这些年轻而斗志旺盛的竞争者相比,office产品走到2007版本时显得有些乏味,有为数不少的用户选择了保留经典Windows XP加office 2003的组合。下一代微软office该如何走?从office 2010泄露版来看,微软不会淡化客户端软件这块成熟的市场,而是通过加强服务器端的“云效应”,实质性地提升客户端的效能。Chris Capossela眼中的“未来的工作方式”最终能否被用户接受的悬念也只有等待office 2010正式露面后方可揭晓。


百度大联盟认证黄金会员Copyright© 1997- CNET Networks 版权所有。 ZDNet 是CNET Networks公司注册服务商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10391号 京ICP备09041801号-159
京公网安备:110108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