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极狐(GitLab)中国行首站在成都正式启航,业界大咖和众多开源从业者、爱好者共聚一堂,在分享和互动中推动开源理念在中国的落地。此次中国行巡回活动由极狐GitLab社区主办,从成都出发,历经武汉、上海、北京等地,与落地城市的开发者社区深度合作,邀请开发者们围绕开源、DevOps、GitOps、云原生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助力开源社区建设。
如今,开源在中国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开源首次被列入“十四五”规划,得到了政府和行业的高度重视,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开发者群体,这为开源的生根提供了土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拥抱开源,对于开源软件、开源技术的巨大需求也随之而来,极狐(GitLab)一直致力于构建开放、多样且极具成长空间的开源社区和生态,通过扶植初创科技企业和青年人才,支持年轻开源力量,让开源理念继续落地生根,本次的中国行巡回活动也正是以此为目标和愿景。
精彩分享:大咖开讲 论道开源
在极狐(GitLab)中国行成都站,整场活动亮点频现,干货满满,不仅有大咖的精彩演讲,更有Workshop联动环节。极狐(GitLab)解决方案架构师张扬带来主题为《数字化浪潮下的企业内源体系构建之道》的演讲,围绕企业应用开源,详细讲解了如何实践开源,成都本地00后的创业大学生、CovScript创始人李登淳分享了《CovScript 4语言新特性与极狐GitLab跨平台构建实践》,来自成都恒道智融的敏捷开发专家邹俊为参与者们带来《敏捷转型与DevOps》,分享了敏捷转型与DevOps的技术概念和最佳实践。
观点碰撞:开源后浪对话开源老将
圆桌论坛环节,两位怀揣开源信仰的年轻人——李登淳、水歌和来自企业的资深开源专家——张扬及邹俊分享了各自的洞见和思考,并就企业的开源策略、如何利用开源做到价值最大化等话题进行深入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Workshop演示:体验全新编程语言
在特别设置的workshop 动手实践环节中,CovScript核心研发团队进行了精彩的演示,使用极狐GitLab SaaS内测版,用四个具体例子帮助开发者们从四个常用角度(工具链的使用、数据库和中间件、图形界面以及Package的制作和发布)全面了解这门全新的编程语言,极狐GitLab带来的顺畅的体验得到了研发团队的一致好评。
继成都站后,极狐(GitLab)中国行还将继续落地在武汉 、上海落地,最后到达终点——北京,每一站,极狐(GitLab)都将为各地的开源从业者们搭建起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推动开源技术在各地的普及应用。
极狐(GitLab)创始人兼CEO陈冉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开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极狐(GitLab)致力于发展本土开源事业,培养下一代开源力量,通过建设开源联盟、举办开源社区活动、发展开源教育培训等多元化的方式,繁荣开源社区,积极推动中国开源发展。极狐(GitLab)不仅将领先的GitLab平台和技术引入中国,并结合中国市场特色与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方案和服务,同时努力推动优秀开源项目在国内的发展,为国内开源生态的完善持续添砖加瓦。我们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能够参与进来,拥抱开源,贡献开源,让开源发挥更大的价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