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统呼叫中心的标准配置:固话、交换机、排队机、录音设备、语音导航,在此基础上还要布线,建设周期长达3到6个月,对运维的要求也相当高。如果是跨区域、多组织结构的大型企业,那维护成本也是十分“扎心”的。
这样的模式已经存在了近20年。
而就在5年前,周立(易米云通CEO)和他的团队看到了智能手机和云计算的机会,决定彻底颠覆这样的模式,把语音“搬到云上”。
“我们的目标是想把企业中与通信相关的语音网络硬件设备全部替换掉。”周立在接受至顶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技术男“萌大叔”创业只是“想试一试”
初见周立,文雅又不失幽默,表情丰富,口齿伶俐,这位萌大叔和“外面的”技术男的确有点不一样。
易米云通的同事回忆说,有一次和周立外出办事一起骑共享单车,在扫码开锁的一瞬间,周立感叹道:“最喜欢这脆亮的‘咔哒’开锁声!”当时便觉得他对声音确实非常敏感,也感觉他是非常爽快的人,也许这辈子注定要做和语音打交道的事儿。
90年代初,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并进入了加拿大北电网络(Nortel Networks),担任下一代网络(NGN)和高性能宽带网络研发总监,周立在北电呆了足足12年。而就在一切看似“顺风顺水”之时,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直接导致电信行业发展势头的“长驱直下”。
几年过后,一切看似并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出现了一批IT公司开始主导市场的走向。也正是那时,微软通过猎头来电,周立带着对微软“魔鬼面试”的好奇心,在经历了中美两地9轮面试后,于2006年正式加入微软,就职于微软亚洲工程院,担任Windows产品研发总监。
然而,在微软沉淀了一年之后,对语音领域有着强烈“执念”的周立还是选择了离开微软,自己创业。
十数年在通信领域的技术经验和在两大外企的管理经历,无疑给了周立更大的信心。许多人说,自己创业是因为“被时代召唤”。周立却说,自己不知道是被谁召唤,只是想试试。这一试,就试了近10年。
在创建易米云通之前,周立与团队尝试了另一家公司,通过与Intel合作,将VoIP语音协议栈与Intel的芯片融合,当有企业需要使用语音相关协议时,就可以直接调用。这样的模式在欧洲市场最高峰时的出货量能达到一个季度一百万套。
但是,用周立的话说,“这个事情还不够大”。国内电信市场多年来长期封闭,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有固定的规范和标准,技术上也相对封闭。这一切,周立都看在眼里。他认为语音通信在企业服务中是刚需,从市场推广、媒体传播、广告投放,到电话营销、销售咨询、售后服务等等,都离不开语音通信的支持。因此,要让企业更轻松地享受通信服务,就成了他的目标。
“冒险”的商业模式,押注于中国电信市场变革
于是,在2012年,周立创建了易米云通并出任CEO,带领团队默默从技术着手,进行企业语音网络开发。
成立两年后,易米云通拿到了IDG资本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又在2016年初拿到了由骊悦领投,IDG持续跟投的2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而在融资之前,周立说“基本都是难题”。
要颠覆传统的方式,打开“封闭”的电信市场,又要得到运营商的支持,这看起来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商业模式的确定。传统呼叫中心的商业模式是赚话费差,但是随着工信部对于转租转售这一红线的严令禁止,要靠这样的模式生存下来变得非常艰难。同时,采用这样的模式极有可能触碰到运营商的利益,和他们直接竞争并不划算。
综合了以上的考量,易米云通决定把软件和话费分离,不赚话费差,只提供软件和相关服务,通过SaaS的服务费、月费进行收费,让客户与运营商直接签署合同,话费完全留给运营商来赚。
当然,这也意味着业务量也会相对小得多。“这样的选择实际上是比较冒险的,我们当时也不能确定这个模式能不能行得通,算是把赌注押在了中国电信市场的变革上。”周立说。
在等待模式验证的期间,易米云通一个省一个省地与运营商谈合作,最终谈下来26个省,并在每个省都组建了服务团队。其中合作的产品称为“沃•云总机”,也是易米云通的第一款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易米云通与运营商搭建起了合作体系,运营商在合作中分文不投,只需要建好一个云,把软件放上去,就可以实现收益。此外,易米云通还在软件中设计转网点,为运营商销售手机卡,联通三个核心指标话费收入、宽带业务、手机卡易米云通可以协助解决两个,还极大地提高了业务量。这对于运营商而言,“诱惑”是巨大的。
“守得花开见月明”,业务量月增20%-30%
正是凭借着“沃•云总机”这款产品,易米云通拿到了A轮融资。此后,随着工信部对于转租转售的严厉打击,经过3、4年时间耐心地技术打磨和经验沉淀,易米云通的商业模式也逐渐变得明朗起来。这几年间,周立和团队在语音领域的技术研究上越做越深,在去年年底又把眼光瞄到了呼叫中心和语音平台的方向上,推出了云呼叫中心“米话”和智能语音平台。
也几乎是同时,易米云通的业务量开始暴涨,从2016年11月到目前为止,月增20%-30%。近期的增长更为迅速。如今,它的业务和服务已经覆盖了全国26省、300多个城市、发展了超过70万企业用户,其云通信平台承载语音通话时长已达到2亿分钟/月。
相较于传统通信服务,由于所有的语音交换、排队、录音都在云上,使用云呼叫中心省去了一大批硬件设备,也不需要技术人员到场安装、部署和调试,成本无疑更为低廉,部署周期也更短。据周立介绍,一般在一天之内,一个云呼叫中心就可以建设完成。同时,SaaS化的服务方式也使得企业的需求增减变得更加灵活。
另一方面,通过智能语音平台,易米云通将复杂的电信语音网络变成可编程平台,通过软件进行连接,用户利用几行代码就可以让软件拥有电话功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效率。
智能语音平台通过API形式为第三方软件、移动APP、网站以及物联网设备等,能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语音通信能力。但令人担心的是,平台中的号码是否会被泄露?
周立非常肯定地回答——这完全不需要担心。智能语音平台可以对用户的客户进行号码保护,不会泄露客户的重要信息,也避免了企业客户资源的流失。。它的工作模式是将客户号码输入到智能语音平台,会生成另一个新号码,这个号码只有本公司的人可以打通,即使被竞争对手拿到本公司客户的电话信息也打不通,包括易米云通自己。
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企业用户的协同管理需求,智能语音平台还提供了标准的接口,可以很好地与各大CRM、ERP系统对接。
先定一个“小目标”——每年覆盖50亿分钟的通话
虽然依靠以上三大产品线,易米云通已经在“军阀割据”的语音通信市场找到了自己的一方领地,但是据周立介绍,目前其在中国的市场覆盖率也就5%。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企业在传统呼叫中心的固有投资,这样的投资数额从数百万到数千万,甚至上亿不等。
“要让他们过了自己心里那一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有的企业甚至要求我们只要把他们的硬件设备用起来就行,然而这是做不到的。”周立笑说,“当然也可以看出他们很乐于接受这样的一种全新模式,只是取代传统的投资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还需要大概两到三年时间。”
但可观的是,我们看到,除了我爱我家这样的房产中介公司,还有诸如人保这样的保险机构都已经逐步采用了易米云通的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标杆效应,其产品的安全性也持续得到验证。
谈及语音领域的未来,周立说,随着视频、社交平台、邮箱等技术的不断更迭发展,易米云通也将进一步延伸与客户之间的触点,包括微信、邮件等等,打造全渠道客户中心。此外,在智能语音平台上,还支持自动语音识别技术,通过对语音和语义的识别和理解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智能风控。这将是易米云通接下来在技术研发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周立的“终极目标”是用软件重新定义语音(Software-Defined Voice, SDV),而在完成这样一个颠覆之前,他也给自己定好了一个“小目标”——“先变成中国企业语音通信市场的第一名,实现每年覆盖50亿分钟的通话目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他认为,AI的发展和影响被普遍低估,它所带来的变革将远超目前人们的认知,AI的进展速度异常迅猛,每次的技术飞跃都比人们预期的
GPU应用已深刻影响各类业务(搜广推、音视频、MMU、风控等)场景,快手内部GPU在线服务及离线训练任务均完成云原生化迁移。
目前华为 Mate X6 折叠屏手机仍然按照华为近年来的宣传管理,官方并没有就具体配置方案进行大张旗鼓的宣发,配置爆料信息也同样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