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微软将逐步淘汰旗下长期运行的Connect beta测试门户网站。
微软过去一年来一直在将旗下的产品团队从微软 Connect转移到一个名为微软协作(Microsof Collaborate)的新门户网站。
微软发言人在笔者问到Connect的未来时表示,“我们重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输入,Connect过去是推动此举的一个工具,我们一直在努力将这些论坛转移到诸如微软协作的新型现代化工具上,往微软合作门户网站的迁移将在今年年底完成。”
笔者问到那些仍在使用微软Connect进行测试和反馈的用户是否会被自动迁移到微软协作门户网站,发言人的回答是,“这些团队可以在包括UserVoice、反馈中心和协作在内的一系列技术中选择一个最适合他们将来的特定社区。”
笔者对微软关闭Connect并不感到惊讶,微软将Windows和Office作为旗下内部测试人员计划的重点,内部测试人员也将其作为向微软提供有关发展中产品和服务的反馈意见时用到的首选方式。笔者在Connect论坛上看到一个有关SQL Server的链接,链接提到Collaborate将成为Connect的继任者,因而向微软询问Connect下一步的去向。
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微软协作。 docs.microsoft.com网站上的一个链接是这样描述微软协作的:
“微软协作门户网站提供各种工具和服务,旨在简化微软生态系统内的工程协作,其做法是利用工程系统工作项目(错误、功能请求等)的共享以及内容(构建,文档,规格)的分配。”
微软协作是一个反馈管理、内容下载、用户管理及程序/参与管理的中央存储库。按微软协作门户网站的说法就是,微软协作不仅仅是反馈中心的功能(反馈中心是微软用来提交错误、问题和建议的网站),微软协作可 “提供附加功能,一众组织和用户利用微软协作可就反馈工作项目进行协作。反馈中心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配置,实现支持各项特定协作所需的功能“。
微软协作可以通过微软开发人员中心仪表板以及Docs.com文档站点访问。
笔者不太确定微软的测试人员使用微软Connect有多长时间了(我问过微软官员,但没有收到任何回应),我相信至少有十年了,也可能更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