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件体现价值 BEA联手HP能否狙击IBM霸业

ZDNet软件频道 时间:2002-10-17 作者:互联网实验室 |  我要评论(1)
本文关键词:中间件
目前几乎所有相关厂商都在从事基础件研发工作,其中佼佼者无非IBM、BEA、SUN和MS,这四者在集成、门户、商务、部署、终端、开发和基础环境各自有抢占市场的法宝。
IT系统的"异构"问题已经成为限制软件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基础件(基础构架软件)便是顺应这一趋势而产生的。基础件提供一个通用、全面的平台,充分体现了集成与管理,对组织业务应用的运行、门户和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它的出现将彻底改变了现有的软件市场的格局,形成了新的市场发展模式,软件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

目前几乎所有相关厂商都在从事基础件研发工作,其中佼佼者无非IBM、BEA、SUN和MS,这四者在集成、门户、商务、部署、终端、开发和基础环境各自有抢占市场的法宝。

2002年是IBM瘦身之年,管理层决策外包PC生产,出售硬盘业务给日立公司,将台式机、笔记本和个人电脑三个部门合而为一,既而收购Informix、CrossWorlds 、Metamerge、 TrelliSoft和Access360 等软件公司,IBM向软件和服务的进军是如此彻底,以致今年6月伦敦证交所竟将其挪到了软件股之列。



据统计,虽然软件在IBM总体营业收入中仅占14%,但却占总体利润的32%,而基于软件的服务收入更占到公司总收入的40%以上。另一项统计显示,2001年IBM软件收入达130亿美元之巨,成为继微软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其中,中间件业务的收入达100亿美元;而据Gartner公司的统计,到2002年第一季,IBM在Web应用服务器市场已经超过BEA,在数据库市场上也超过了Oracle。

BEA原是从事中间件产品的主要厂商,2002年发布WebLogic Platform 7.0,这个平台被BEA称为"第一个用于开发和集成企业应用程序的一体化软件平台",标志着BEA已经在向基础件厂商过渡。它的产品Weblogic Platform 7.0在基础件平台上正与IBM的WebSphere Portal正面对决。

今年5月16日,IBM启动"宝蓝计划",正值在国际中间件市场上,IBM的websphere与BEA的web logic拼得难分高下。据Giga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websphere的市场占有率刚刚从去年的31%上升到34%,原来的领先者BEA的weblogic却从原来的36%下降到了34%,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双方恰好打了个平手。

白棋是大举进军软件服务和咨询业的IBM,黑棋是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了调整期的BEA。这一高调一低调一新贵一老将将如何将在基础件战场布局,是许多人都在关注着的。

WebLogic Platform 7.0融合了BEA的应用服务器、应用开发和部署框架、企业门户、集成服务器以及Web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可以在一个紧密集成的软件平台中提供上述所有功能。BEA WebLogic Platform 7.0的核心是最新版的BEA应用服务器--BEA WebLogic Server 7.0。IBM最新版本的Websphere Portal 4.1,目标是向用户提供相互协作的企业内部互联网技术产品和帮助企业提高效率的解决方案。IBM计划在2002年下半年开始提供许多新的基于WebSphere Portal的产品,包括五个新的行业门户,一个为中小企业开发的特殊版本。

在应用服务器竞赛上,双方本是一个阵营,服从J2EE,共同对抗基于WINNT的MS的.NET计划。但是标准不直接导致利润,撇开产业标准上的同仇敌忾,双方还要在产品上进行角逐。在2001年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中国的服务市场仍然以46.3%的高速持续增长。据IDC预测,到2006年,中国服务市场收入将超过103亿美元,并且在2001年-2006年期间,年平均增长率(CAGR)将达到53%。作为去年亚太地区增长速度第一,市场规模第二的中间件市场,双方都早已将中国市场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于是就有了BEA和IBM的较量。

在BEA的布局中,HP扮演了奇兵一支。作为硬件大亨,HP8月发布的第三财季财务报告显示,在合并了COMPAQ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季,HP的咨询和集成服务部门收入下降7%,至30亿美元。这个数字自然不敌HP打印机和电脑的销售收入,但是如果这个数字和BEA相加呢?

诚然,数字经济绝非数字的简单加减,但是HP如果真的进入基础件战场,并且与BEA联合,这局棋就更有的下了。据互联网实验室(chinalabs.com)《基础构架软件研究报告》显示:中间件向下转移,操作系统向上兼并,数据库的转型是软件业深度转型的重要特征和趋势。基础件所带来的技术环境的改变,将引发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改变--

1. 厂商之间的竞争转向以核心厂商牵头的集团竞争

基础件标准的竞争从开始就是业内极少数大型厂商领导的,它们之间由于竞争产生各种联盟关系。其他厂商根据自身利益和对未来的预期,选择支持不同联盟,由此而形成多个群体,而成为竞争的主体。

2. 产品的竞争从产品线上多个产品分散竞争,转向完整解决方案的竞争

基础件出现以前软件的基础环境由种类繁多的应用软件、中间件、系统软件构成,各个厂商产品线跨度、实现产品技术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市场竞争是基于纷乱复杂的具体产品而进行的。基础件出现之后,这一局面在规范的标准下被重新整合,划分为基础件、应用基础件两个软件集合。市场的竞争形势将转变为基于提供完整的基础件或应用基础件的解决方案。

3. 产业链的重构,导致厂商之间的购并行为

基础件对整个产业链上游的整合所引发的产业链重组,必将影响到每一个厂商。技术的整合意味着厂商需要具备更全面的技术、产品实力,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公司间通过兼并、合并来弥补不足,保持市场竞争力将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4. 渠道与合作伙伴进一步集中到几个大的集团中

渠道、合作伙伴(SI、ISV等)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下游,主要负责实现产品的分销、销售、增值应用开发、实施等业务,缺少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能力。上游产品市场集中到少数厂商手中,渠道、合作伙伴必然会更加集中。基础件、应用基础件厂商将专注于相应软件平台的开发,渠道、合作伙伴在拓展市场、增值服务开发、实施中的作用将对于基础件、应用基础件厂商越来越重要,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将变得更加紧密。

基础件是一次产业的变革。大公司对市场的"统治"能力不断提高,一些中小企业将必然被排挤或称为大公司的"附庸"。通过技术标准化,整个产业链将由过去冗长、复杂、对价值的传递能力弱向着简捷、价值传递能力强的方向发展。厂商之间具有更明确的分工,整个产业链中不同的环节通过标准化的技术被紧密的衔接在一起,有序的完成价值向用户的传递过程。随着强势集团的形成,HP、SONY、SUMSUNG、INTEL、CISCO、ORACLE等各个领域的霸主都要面临重新洗牌,重新站队的尴尬境地,早投靠还是晚投靠,投靠谁,都是很难抉择的问题。(燕七)

(编辑 ZDNet China 高飞

我有话要说订阅RSS探客网资源腾讯微博

百度大联盟认证黄金会员Copyright© 1997- CNET Networks 版权所有。 ZDNet 是CNET Networks公司注册服务商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10391号 京ICP备09041801号-159
京公网安备:110108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