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软件频道Visual C#的SQL Server编程

Visual C#的SQL Server编程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Visual Studio.NET的中文Beta 2版本推出已有一段时日了,相比早期的Beta 1版本,新版本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其中包括SQL Server编程方面,在中文Beta 2中,数据库的存取普遍改用了OLE DB的方式。

作者:中国IT实验室 来源:中国IT实验室 2007年10月1日

关键字: SQL 数据库 SQL Server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Visual Studio.NET的中文Beta 2版本推出已有一段时日了,相比早期的Beta 1版本,新版本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其中包括SQL Server编程方面,在中文Beta 2中,数据库的存取普遍改用了OLE DB的方式。由于数据库编程是企业级应用开发的核心,本文将举例阐述中文Bete 2版本中的SQL Server编程方法。
  
  初始设置
  首先,我们需在应用系统中安装SQL Server 2000,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SQL Server (SQL OLE DB)也会同时被自动安装,接着用SQL Server的Enterprise Manager创建一个叫tyjdb的数据库,并新建一名为address的数据表,其含name、email、age和address四个字段。
  
  打开VS开发环境中的视图选单项中的服务器资源管理器,该管理器可管理SQL Server及其他各种OLE DB的数据库连接,并可以管理其中的数据。接着我们添加一个新的数据连接,连接属性选择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SQL server,然后选好服务器及数据库tyjdb,测试连接成功后按确定。使用该工具可又快又准地生成需要的数据库连接字符串。
  
  连接数据库
  新建一个ASP.NET项目或Windows.NET应用程序,因为二者的数据库存取程序是相同的。将服务器资源管理器中的数据连接拖至新建的Web Form上即可,这时自动生成了一个连接字符串如下:
  
  this.sqlConnection1.ConnectionString
  = "data source=WHOAMI;
  initial catalog=tyjdb;
  integrated security=SSPI;
  persist security info=False;
  workstation id=WHOAMI;
  packet size=4096";
  
  其中WHOAMI为笔者的服务器名。
  
  选取工具箱中的SqlDataAdapter并拖至该Web Form,提示时选取tyjdb的数据连接,选择使用SQL语句访问数据库,生成SQL语句时只填入SELECT?FROM ADDRESS,确认完成即可。程序生成代码如下:
  
  protected System.Data.SqlClient.SqlDataAdapter sqlDataAdapter1;
  //存取数据库的主要类
  protected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mmand sqlSelectCommand1;
  //SQL语句处理的类
  protected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nnection sqlConnection1;
  //连接数据库的类
  在InitializeComponent()中有如下声明:
  this.sqlConnection1 = new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nnection();
  this.sqlDataAdapter1 = new System.Data.SqlClient.SqlDataAdapter();
  this.sqlSelectCommand1 = new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mmand();
  this.sqlDataAdapter1.SelectCommand = this.sqlSelectCommand1;
  this.sqlSelectCommand1.CommandText = "SELECT name, email, age, address FROM
  address";
  this.sqlSelectCommand1.Connection = this.sqlConnection1;
  
  为使Table中数据能在Web Form中显示,加入一个DataGrid控件至Web Form上,并在Page_Init中加入如下语句:
  
  sqlConnection1.Open();
  //打开数据库连接
  DataSet objDataset;
  //新建一个放数据的DataSet
  objDataset=new DataSet();
  sqlDataAdapter1.Fill(objDataset, "address");
  //将数据填入DataSet
  DataGrid1.DataSource=objDataset.Tables["address"].DefaultView;
  //关联DataSet和DataGrid
  DataGrid1.DataBind();
  //绑定数据
  sqlConnection1.Close();
  //关闭数据库连接
  
  编译执行后Web Form已可将数据库中数据显示在DataGrid中了。
  
  增加数据
  若想增加数据库数据时,我们只需在Web Form上新增对应字段数量个数的TextBox,并新增一个按键,接着为该按键增加Click事件,具体代码如下:
  
  sqlInsertCommand1.Parameters["@name"].Value=TextBox1.Text;
  //将TextBox赋值给对应参数
  sqlInsertCommand1.Parameters["@email"].Value=TextBox2.Text;
  sqlInsertCommand1.Parameters["@age"].Value=TextBox3.Text;
  sqlInsertCommand1.Parameters["@address"].Value=TextBox4.Text;
  sqlInsertCommand1.Connection.Open();
  //打开连接
  sqlInsertCommand1.ExecuteNonQuery();
  //执行Insert语句
  sqlInsertCommand1.Connection.Close();
  //关闭连接
  sqlConnection1.Open();
  DataSet objDataset;
  //下面程序段更新DataGrid
  objDataset=new DataSet();
  sqlDataAdapter1.Fill(objDataset, "address");
  DataGrid1.DataSource=objDataset.Tables["address"].DefaultView;
  DataGrid1.DataBind();
  
  执行这段程序时,只需在TextBox中填入要添加的记录字段的值,然后按该按键即可执行添加功能。
  
  删除数据
  若想删除数据库数据时,我们则需在Web Form上新增一个TextBox5及一个按键,为该按键增加如下代码:
  
  SqlCommand sqlDeleteCommand1 = new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mmand();
  //声明Sql Command类对象
  this.sqlDataAdapter1.DeleteCommand = sqlDeleteCommand1;
  sqlDeleteCommand1.CommandText="DELETE FROM ADDRESS WHERE
  NAME='"+TextBox5.Text+"'";
  //SQL语句
  sqlDeleteCommand1.Connection = this.sqlConnection1;
  //声明使用的数据连接
  sqlDeleteCommand1.Connection.Open();
  sqlDeleteCommand1.ExecuteNonQuery();
  //执行该SQL语句
  sqlDeleteCommand1.Connection.Close();
  
  执行这段程序时,只需在TextBox5中填入要删除的记录name字段的值,然后按该按键即可执行删除功能。
  
  更新操作原理都类同,具体开发中可以有许多技巧丰富完善上述程序,如增加错误处理等,这里限于篇幅不一一叙述了。
  
  综上可知,充分利用Visual Studio.NET的开发环境来简化程序设计对提高编程效率和质量极有好处。
  
  上述程序均用C#开发,在中文Windows 2000 Server、SQL Server 2000、Visual Studio.NET中文Beta 2环境下,编译并正常运行,中文显示正常。
  

查看本文来源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